應該是有一日她去慶國公府參加賞花宴,姑娘們都在吟詩作對,只有她一竅不通,乾脆躲在廊下站著看天上的飛鳥。
宋知味不知從何處走出來喚了她一句姜六姑娘。
他說,「六姑娘不喜歡賞花?」
她當時知曉他是什麼人,便不願意攀扯上,退後一步,規規矩矩的道:「是。」
再不肯說其他的話。
他笑了笑,什麼都沒說走了。
然後就聽母親說宋家來求親了,說是宋知味對她一見鍾情。
她便在眾人羨慕中嫁了過去。她以為自己能過得很好的。
夫妻恩愛,相夫教子。
但成婚當晚,他依舊冷冷淡淡的眉目讓她知曉,他根本無心與她。
那為什麼要娶她呢?
她不得而知,但她覺得自己也不曾對他動心,又是高嫁,這日子便依舊可以過得很好。
婚後也如她所想,夫妻和睦,毫無爭執。她生下兒女之後,又為他納了幾房妾室。但他是個不喜歡情愛的人,總是待在書房,妾室們還來找她哭過。
所以若真說他有什麼外頭的相好,其實也不能太肯定——他一年到尾白天在衙門,晚間在家中,都是有跡可循的。什麼相好,一年到頭見不到幾次面?
於是又恐自己想錯了路,要白費功夫。
便繞回最開始的問題——宋知味為什麼要娶她。
她成婚後其實也問過他一次。他笑著道:「夫人不會吟詩作對,正對我的胃口。」
她說,「就因為這個?」
他點頭,頓了頓,又說:「夫人的刀也很快,我也很喜歡。」
她信了。
她的刀確實很快。
可被困淮陵那些日子,她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他連娶她的緣由也說謊了。
於是便開始挖空心思去推敲:她身上有什麼值得他圖謀的,讓他以宋國公府未來宗婦的位置來換呢?
鎮國公府的勢力?
很顯然不是。
兩年後的鎮國公府,已經隨著四叔父的貶官徹底沒了聲息,也不至於要等到八年後再送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