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老劉氏怎麼罵。
宋錦現在看著自己屋內桌面上一堆東西,有些哭笑不得,「等阿奶不留意,二嬸和三嬸分了。」
「這可不行,人家是給大郎送的。」
小劉氏連忙擺手。
林氏心裡緊張卻沒有說什麼。
秦大丫湊到門前關注著外面,生怕老劉氏殺過來搶東西。
其實今日此舉很出格。
敢同婆婆作對的媳婦不多。
老劉氏的威嚴快要掃地,或者說幾個媳婦的膽子越發大了,終於懂得了適當的反抗,而不是老劉氏說什麼就是什麼。
宋錦對此不置可否。
當初她敢和老劉氏對著幹,是因為她就沒有將老劉氏當成自己的長輩,也沒有想過自己會長時候留在秦家。
這時候孩子都有了,想法也隨之改變。
在大家對著一桌子東西,不知該如何的時候,銀瓏上去查看了一下,「我來幫你們分一分吧。」
於是銀瓏挑出一些宋錦用得上的,好比紅棗桂圓山藥乾等一些乾貨。
布匹和糕點等就做主給兩個嬸子分了。
再精挑細選兩三樣送去給李氏。
至於茶葉酒水等,銀瓏讓小劉氏拿去給秦老頭。
有銀瓏這麼一分,條理分明。
大家都滿意了。
小劉氏更是笑得有牙沒眼。
林氏抱著布匹等也很開心。
「當年他小叔中秀才的時候,也有人送了一堆賀禮。可惜我們就吃了一塊糕點,其他的影兒都沒見著。」小劉氏感慨了一句。
這真不是胡說的。
林氏點了點頭,「那些布娘都給小叔做衣裳了,還有些送回了娘家。」
剩下的部分自然是老劉氏和秦老頭用了。
等她們離開,銀瓏收攏起東西,笑道:「小小家這兩個嬸子倒是妙人。」
「本性各有瑕疵卻不算壞。」
宋錦只給出一句評價。
有共同要應對的老劉氏,兩人才會齊心,若是沒有了頭頂的大山,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小摩擦定然不會少,久了說不定就有一堆意見了。
銀瓏看了眼床上兩個熟睡的奶娃,「兩個娃兒起名了嗎?」
「還沒,小名叫什麼,婆婆還在想。」宋錦沒說孩子大名也輪不到他們夫妻來取。
大名是由舅舅起的。
富貴人家給孩子起名很講究,還要找德高望重的高僧或道士看過生辰八字,批過命之後,再看過五行缺什麼,然後才會選個八字壓得住又喻意好的名字。
不似鄉下農家。
大丫二丫,大妮兒小妮兒的,狗剩狗蛋大牛二狗子等名字,哪個順口就來哪個。好比若有人站到村中心,大叫一聲「二狗子」,應聲的人保管有一堆兒。
但鄉下人有說法,說是賤名好養活。
秦馳進來了,說等會兒要去書院了,下次回來大概是孩子滿月的時候,「剛中了秀才,縣裡還有一些人情往來。」
此外還有一些事務需要處理。
不可能長時候留在秦家溝陪宋錦。
宋錦讓銀瓏幫忙,給秦馳收拾幾件衣服等,「相公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得空就送個平安信回家。」
「我會的。」秦馳含笑應著。
銀瓏幫忙將東西提到外面。
留下小夫妻獨處的時間。
秦馳靠近張開雙臂,欲要摟住宋錦。
結果宋錦先一步避開了,還拉遠了和他的距離,「別!我好些日子沒有沐浴了,總感覺一身是怪味。」
不是她不想沐浴,而是銀瓏不允。
坐月子不讓洗頭,也不讓洗澡,整日就躺在床榻上,偶爾才讓下床走動一會兒。
「我不嫌棄。」秦馳挑眉。
宋錦還是伸手擋住,「我自個兒嫌棄。」
「那行吧。」
秦馳面露遺憾,接著他又道,「府城那邊你還關注嗎?如果關注的話,有消息我讓人送回給你。」
「好。」
有樂子誰不想看?
根據宋錦對宋繡的了解,秦明松沒有那麼容易拿捏住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