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眾懷疑他們不讓搜查。
是不是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最後,那船上有個很氣派的中年人出現,遞給了領頭的官差一枚玉佩。
那官差看到玉牌,頓時跪了下來。
正要說什麼,被那中年人一腳踢翻,不知罵了句什麼,官差屁都不敢說。
宋錦站的距離較遠。
聽不到他們說什麼。
但是有了這麼一出,柳家最終都沒有搜成那支船隊。
柳家最終沒有搜查出賊子。
唯一沒有配合他們搜查的船隊,成了柳家主心頭的一根刺。
在把人撤走之後。
站在遠處觀望的碼頭那幾條大船。
柳家主示意心腹。
柳管家暗中接近一個官差。
塞了一張銀票給領頭的官差,「差爺能說一說對方是何來歷嗎?」
官差把銀票不動聲色地收下,「是、是京里來的貴人。」
柳管家心領神會。
官差又敬畏地小聲道:「那是白玉鏤雕龍螭斧式佩。」
他活了這輩子第一次親眼見到。
以前都是看到圖案。
官府為了避免底下的官員冒險了貴人,象徵身份的東西都會繪製成冊,送到各州府的衙門,讓那些人當差前先認一認。
柳家主得知這個結果。
表面上沒有說什麼。
背後卻開始命令其他人去調查。
第223章 京城貴人
在柳家主那邊收到消息之前。
宋錦這裡也收到了消息,得知那個敢強硬擋下柳家,並且與柳家對峙的船隊,甚至還讓柳家敗退的,十有八九是皇親國戚。
還可能是某個皇子?
秦八問道:「要不要再去打聽?」
「不必了,與我們的關係不大。免得犯了忌諱,引火燒身。」
宋錦不讓秦八等人再去打聽。
不管怎麼樣說,這次她還要感激對方。
沒有對方頂在前面,說不定柳家的注意力,會一直放在她的商船。
要知道其他人可沒有如宋錦這般,借著王巡撫的名頭,坑了柳家主不少東西。
「等我們離開之前,派人送一萬銀票去定海衛所,當是我們濟方商船捐贈的,感謝他們庇護一方海域的安寧。」
宋錦說得很是正氣。
邢綸當即讓人照做。
柳家沒有查出人,撤離了大部分的人手。
但也不是沒有讓人盯著。
宋錦的人又去了衛所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柳家主那裡,只是不知道宋錦要做什麼,但人收了他的賠禮,理應不會再去告狀。
而王巡撫正好還在衛所。
又收到濟方商隊的捐贈,還是一頭霧水。
尤其是聽說邢綸轉述宋錦的一番話,王巡撫和沈參將都知道那是扯犢子。
定海衛所剛建立。
水師尚未成型,談何庇護一方?
但是人家找個由頭來送銀子,還很大方的一萬兩,他們只能含淚地收下了,再勉勵幾句,讓邢綸一臉的感恩戴德。
雙方都是戲精,心照不宣。
沈參將還親自送邢綸回到碼頭。
然而,宋錦趁機說起程,跟沈參將告別。
有沈參將帶著十幾個士兵,騎著馬匹悍在碼頭,目送宋錦的船隊離港。
宋錦還站在甲板上,朝著岸上的沈參將揮手告別,一副很是熟悉的模樣,「等本公子下次來福州,再找您喝酒!屆時一定不醉不歸啊。」
聽到這話,沈參將好笑。
什麼叫「再」?
他們之前有喝過酒嗎?
不過,沈參將看到宋錦又送了一萬兩的份上,還是抬起了手臂揮了揮,算是回應。
這個回應可不簡單。
讓暗中觀察的探子,一下子將宋錦和王巡撫或沈參將關係不淺的傳聞坐實了。
包括柳家也很快收到消息。
若是關係不深,又豈會親自來送?
是了,大家都當成是沈參將,特意來送宋錦等人一趟,讓本來不想讓人離港的柳家主,都不好再做反應。
「宋老闆的商隊,是臨時決定離開的,還是早就準備今早離開?」柳家主還是疑心病地問。
調查的人回道:「按碼頭上租的天數,他們本該昨天離開的,貌似、貌似是二爺搶了宋老闆的貨,讓對方拖延了一日離開。根據調查他們的船隊在昨天就完成了補給。」
「那是早就定下離開的時間了?」
柳家主琢磨來琢磨去,也沒琢磨出破綻。
比起宋錦的商隊,還是那個不讓搜的船隊更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