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菜我得多吃兩口吧?要是陳苒上名廚錄,這肯定是重點推薦的菜呀。」
「這肘子按人頭分,是一人兩片,但是我呢……觀外形得一片、聞味道再來一片,嘗嘗口感和味道,也得各一片吧?」
青椒哥宿舍的幾個大學生,稀里糊塗地就被忽悠得每人失去了一片肘子。
王女士有點看不下去了,她輕聲提醒:「沒事,咱們這桌可以加菜的。」
她們可不是來坐席的啊,她們是工作人員啊!
「這次拍的視頻還在煮男他們手裡呢,就算是為了剪輯得好看一點,主家也不能讓咱們吃不飽的。」
有道理!
大家停止了勾心鬥角,開始玩命吃菜。
「真好啊……我真沒想到,還有一天能吃陳廚師的菜吃到飽的。」
攝影師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他自己吃了兩隻獅子頭,終於彌補了當年第一次幼兒園拍攝的遺憾。
「確實,真希望陳苒早點結束打工生涯,好好地去開店啊。就是不知道,到時候她開店會選哪裡?」
「肯定是京城吧!陳苒姐這廚藝,反正在我吃過的廚師里,是最棒的了!」
煮男頗為長袖善舞,一直在陪著常念女士和王釗山說話。
他畢竟是做美食博主的,跟常念這種重量級的大廚兼評委打好交道,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常女士,您來給我們點評一下這幾道菜?我們光知道好吃,但是具體好吃在哪,就不那麼懂了。」
常念此刻已經吃了個八分飽,正在慢條斯理地品鑑。
她很少跟這麼多人一起吃飯,從小在庵堂長大,常念平時更喜靜。
不過,這一桌的人,都可以說得上是對美食有追求的相對「純粹」的人。這一餐用下來,沒有讓她覺得絲毫吵鬧。
和有共同興趣的人吃著同一桌美食,讓她少見地談興大發。
「那我就先從這道拔絲紅薯開始評評吧。」
「這道菜,可以說是極為難得。」
在來之前,常念就看過了王釗山發給她的視頻,得知陳苒用出了「油底沉漿」這樣的技術,讓她尤為關注這一道菜。
果然沒讓她失望。
「油底沉漿這樣的技術是很難,不過現在幾乎已經沒人用了。因為性價比太低。」
「要想讓一道菜變得更加美味,有這麼幾條努力途徑。」
「第一點:更新鮮更好的食材,這也是相對最簡單的。」
「第二點:更合適的調味和火候。這個可以通過對同一道菜的反覆測試來慢慢改善。」
「而一般來說,沒有人會考慮用更難的技術來改善一道菜的味道。就比方說這道拔絲紅薯,普通做法的極致,可以把這道菜堆到95分。」
「而用油底沉漿這樣的技術,可以把這道菜從95分提升到98分。但也只能提升這麼一點了。」
常念在點評的是菜,可以每一個字說的都不是菜,而是人。
「所以我才說,這道菜是真的難得。」
「油底沉漿這樣的技術,為什麼現在沒人用了,是太難嗎?不見得吧,比起文思豆腐那種一塊豆腐切絲的手法,這技術還是容易些的。」
「歸根結底,是它的性價比太低了。一道拔絲紅薯,能賣多少錢?頂了天了,放至味齋,賣98,點單率已經很低了。」
「而且,文思豆腐外行也能看懂這個炫技的過程。可這油底沉漿呢?老百姓看著無非就是油鍋里撒一把白糖嘛。」
「但是有這個功夫的廚師去學日料呢?去日本鍍個金回來,炒作一下,開個人均一兩千的店是不是輕輕鬆鬆?」
剛剛還很喧鬧的餐桌,安靜了下來。
「名廚錄這兩年經營得其實也很困難,我不知道在座的幾位,有沒有人關注過我們這個榜單。」
「如果有人關注的話,大概會發現整個榜單上只有兩名五十歲以下的廚師。」
「中餐廚師的培養上……甚至已經可以說是青黃不接了。」
「這是個沒有耐心的時代,這是個主播和網紅餐廳割韭菜的時代,這是個幾乎不可能用人會去學油底沉漿這樣厲害的技術、而僅僅為了一道餐館三十塊錢的拔絲菜的時代。」
常念把盤子往桌子中間放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