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石碑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乃是佛造像碑,石碑的一面鐫刻著共計九十四窟佛像,另外一面上部刻大佛龕,下面鐫刻著禪師開闢嵩陽寺的種種經過。
石碑之上,無論是佛雕還是雕龍的造型都極為精緻,引人心折。
這一處亭子似乎很容易讓人忽略,急於穿過高山仰止參觀後面路線的遊客若不仔細看,只以為是個亭子,走過去便過去了。
卡卡在嵩陽書院轉悠了一個多小時,少林寺是去,還是不去讓她陷入了些許糾結。
她已經記不清自己是在哪裡記下了「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但提起少林寺,第一反應就是禪宗祖庭,武學昌隆。
在兒時看過的武俠電影電視劇里,也總是有少林功夫存在的痕跡。
少林寺十八銅人,十八羅漢,這可是許多影視里的經典形象。
更是會幻想會不會在此遇見一位「掃地僧」。
對於自己沒去過的地方,人總是帶著一股天然的濾鏡,少林寺之於很多人如此。
而卡卡,不太想破壞掉自己心裡那份帶著美好想像的濾鏡。
卡卡這一次出行是五月中,剛好錯峰了五一勞動節小長假。所以在社交平台上一搜索少林寺,平台直接給她推送了時間最近的網友分享。
「少林寺避雷!商業化嚴重,嵩山少林寺分兩次收費,景區內體驗感超差!」
「不建議付費觀看武術表演,看看免費的就行了。原本是帶著孩子抱著探訪武術聖地來的,大失所望,少林的和尚不像和尚更像是銷售,一個勁兒的推銷,禪宗祖庭有名無實!」
「少林寺……不如不來,叫少林公司更合適?」
撇開節假日人流量大的問題,網友們的體驗感也不太好。
原本打算看看攻略做一做計劃的卡卡看到這些就沉默了。
最終,她做下了決定。
卡卡準備前往書冊崖,等下山再看一看塔林,而少林寺,就留在她的想像中吧。
卡卡從嵩陽書院出來不到十點,直接打車到少林寺景區,先坐觀光車,再上乘索道前往書冊崖。
索道時間不長,大約十五分鐘,下了纜車以後,卡卡看著指示牌開始下樓梯。
大抵走了十幾分鐘,卡卡便看到了「書冊崖」的崖壁,她手上把著木頭造型的欄杆,舉目望去,忍不住「哇」了一聲。
書冊崖正如其名,從遠處看去,如同一冊冊豎立的書冊,參差不齊地挨在一起。
這是十八億年前「中嶽運動」所造成的地貌,裸露在外的石英岩無聲昭示著歲月。
一側是懸崖峭壁,一側是高空深淵,遊人所行走的是對比絕壁渺小的山道,恐高的人看上幾眼就要腿軟。
大自然造就的地質書脊就這麼裸露在人的眼前,而在這「書冊」之間,在這懸崖絕壁之上,仍有樹木枝葉生長,鬱鬱蔥蔥,參雜期間,好似自然書籤。
此刻,卡卡放飛了無人機,當無人機飛高拉遠,視野更為震撼,行走在高空棧道上的遊客們變成小點,在蔚蔚藍天與下方綠林的映襯之下,書冊崖儼然是這天地間留存的書冊,何其壯觀!
卡卡沿著書冊崖的山道行走了一陣子,近距離觀測這石英岩,但她並沒有走太久,因為少林索道票是往返的,下山依舊需要回到之前的纜車站乘坐。
可能是見她帶了多樣設備很是專業的樣子,卡卡僅是這麼一會兒,就被三撥人請求幫忙拍照。
當然,卡卡的審美技術是沒的說,拍完對面看了照片就是一頓感謝與誇讚。
從棧道上回程往索道方向走,卡卡正巧與一對年輕情侶一起,這對情侶與卡卡互相幫忙拍了照。
纜車是八人位,他們又被組在了一起,又是年輕人,直接聊了一路。
「中嶽廟?那麼厲害的嗎?我們還沒去呢,我們是從鄭州機場下了飛機就上了包車過來的,提前網上聯絡好拼的車,今天我倆還琢磨要不要抱個一日游的團,想了想怕時間太趕了。」
說話的女生姓宋,和男朋友是休了年假出來的,他們兩個是已經去過了少林寺,看過了武術表演才繼續上山的。
「免費的那個表演人可多,旅遊團大軍都是大爺大媽,好傢夥,烏泱泱的往裡沖占座,現場也基本沒有秩序,那表演一共沒有半小時,還有互動的環節得占個十幾分鐘。」男生也在吐槽。
卡卡聽他們二人說得一愣一愣。
「這麼可怕的嗎?我已經在慶幸我沒去了。」
「付費的表演比較好,我覺得花的錢還是值得的,主要是價格不貴,但是能篩掉一大批人。」小宋說道。
「免費的是武校學生,付費的應該是武僧,就真有電影裡的那種感覺。」
卡卡又給二人推薦一番漢三闕,「不知道你們對訪古有沒有興趣,我個人覺得值得去看一看。」
就這麼一路聊到下了纜車,卡卡要去看塔林,小情侶也一併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