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呢,雖說還有兩年畢業,未來繼續深造還是工作也到了抉擇時期。學生心中的迷茫或者疑惑,你都可以幫著指點一二。大四這批學生過完十一就要進入求職季和申請季。求職的學生大多願意轉行,參加申請的學生有些也要跨專業念碩士博士。基礎生物學研究越來越留不住人呀。」
唐宋喝完手裡的茶後,放下杯盞,說,「毛老師,基礎研究本來就又苦又累,綜合能力要求也高,留不住人也是正常的。畢竟適合做科研走學術路的學生,一屆也只有寥寥幾人。要走學術道路的學生,我也不能給他們打雞血說專業前途一片光明。您知道的,我的經歷有一定的偶然性,並不太好複製和學習。我倒是覺得,與其走不適合的科研道路不如轉行去製藥行業或者醫療相關的行業,這些也是很好的出路。學院可以在招聘季多幫他們爭取工作崗位。」
毛院長點頭,說,「是呀,這點學校和學院都在提前做準備。從八月份起,就開始邀請相關企業和單位來學院參加秋季招聘。今年的企事業單位名額比去年稍多一些,爭取讓每一位畢業生離開校園時都能有一份合適的工作。還有,特別囑咐你一句,與學生們交流時可以掏心窩說心裡話,不過需要注意他們的情緒,不能度過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唐宋笑著說,「知道的,分寸我還是會把握的。我只會打擊到並不那麼喜歡科研的小朋友們,真正發自內心熱愛的小朋友可不會被嚇唬到,反而越挫越勇。這幾天,我也會與我實驗室的博士生們交流,詢問他們在大三大四關心的問題,提前做好功課。」
毛院長哈哈大笑,指著他說,「當年越挫越勇的是你吧,這麼多年勇勁兒倒是一點沒丟。對了,你媳婦追上沒?需要幫忙嗎?」
唐宋慌起來,「別…別…別…現在漸入佳境,任何外部因素和干擾都會讓我前功盡棄。您還是讓我默默發力吧。」
毛院長笑著離開他的辦公室。
唐宋還沒來得及處理工作,迎來第二位客人,一名即將進入申請季的大四學生。學生訴求也很簡單,帶著自己的成績單想讓他幫忙寫推薦信。
他簡單掃過成績單後還給學生,問詢他的空餘時間後說,「我的要求是一周去實驗室三到四天,期間隨著師兄師姐的工作時間上下班。你能做到的話,申請學校時系統里可以填寫我的郵箱。」
學生好奇地問,「老師,個人評價部分您親自寫嗎?不需要我提前寫好發您嗎?」
唐宋把雙手放在辦公桌上,身子前傾,表情嚴肅,看著這位成績單上績點還不錯的學生說,「經我手的推薦信每一個字都是我自己寫的。你在實驗室工作的兩三個月,是我們彼此熟悉的過程。如果你對推薦信個人評價部分不放心的話,也歡迎找更熟悉的教授。如何?」
這名大四學生收起成績單,說要再考慮一下,然後起身離開。
剛剛那位學生,讓唐宋又想到老陳。物理系本科生的老陳為了拿到化學系老師的推薦信,在那位教授的實驗室呆了整整兩年。用老陳自己的話,「除了完成物理系的功課,其他時間都在秦教授實驗室呆著。有實驗的話就幫著幹活,沒實驗的話就刷試管。物理系課業本來就重,還要保證成績不能太差,績點不能太低。否則申請學校時,本科成績一條就被卡死。整個過程很累,很辛苦,不過在得到回報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唐宋認識的一位生物化學屆前輩在課堂上對學生說過,「You can learn anything you want, the only question is how much you want to learn it.( 你可以學任何你想學的東西,唯一的問題是你想學多少。)」 他想,這才是想要走科研道路的學生應有的學習態度。
他望著離開辦公室的學生身影,搖搖頭,想著毛院長提起的交流會還是很有必要。
30|第30章
自從奶奶過世後,李家的中秋節一直是父女兩人過。如果碰巧遇到老李過節值班,李豫就自己一人過。家裡向來冷清,所以從小到大她並不特別期待過節。
節日當天午飯後老李接到一通電話外出。李豫一人在客廳重溫The Wire,一部她最愛的電視劇。她到美國後除了必須的生活用品外,買的第一個物品是這部電視劇的原版DVD。
她靠著沙發隨機點開一集,剛看沒幾分鐘,手機響起。
唐宋打過來的,「在幹嘛呢?」
她看著電視裡正在播放的畫面,「看幫派的小少爺在商學院上課呢。」
聽著像電視劇,夠與時俱進的,唐宋好奇問起來,「什麼電視劇?上的是MBA課程嗎?只要有團隊,就需要管理。這小少爺的路子走對了。」
李豫不介意向身邊人推薦自己最愛的劇集,「the wire,中文翻譯是火線,HBO出品必屬精品,這部是精品中的精品。」
唐宋在美國呆過多年,HBO的大劇幾乎都追過,「聽過但沒看過。質量居然可以PK掉兄弟連?」
李豫說,「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兄弟連離我太遠,the wire中的每個人都感覺他們在巴爾的摩生活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