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當……有哪裡不對勁。
明於鶴順著兩人的談話一步步回憶和解析,猜出駱心詞所想時,腳步頓了一下,隨即面色一沉,脖子上青筋陡然暴起。
第26章 入宮
「大抵是因為皇室子弟凋零,太后對小輩格外關懷,碰上誰家帶了牙牙學語的孩童入宮,常討來親自抱上一抱。」
太后壽宴,駱心詞要與韶安郡主一同入宮。
雲袖得了明於鶴的指令,邊給駱心詞梳妝,邊耐心與她介紹宮中事。
「太后慈愛,聖上仁善,太子也溫和可親,所以每次宮宴多數大臣都會攜家眷赴宴,推杯換盞,君臣盡歡,直到夜間才結束呢。」
「人多就易發生爭執,但對於年輕一輩,只要不犯大錯,太后從來不與他們計較。黎陽小公子是皇室血脈,咱們先不提他,有一回莊二公子與連家公子在宮中打起來了,太后也只簡單說了幾句……」
雲袖在武陵侯府多年,對宮中相對熟悉,將曾經的見聞一一講述給駱心詞,想讓她儘可能地安心。
但這對於駱心詞來說,難度著實太大。
駱心詞做了十多年的平民百姓,在此之前,接觸過的最有權勢的人,是林州知府。輾轉入京,侯府這邊剛站穩腳跟,就要入宮面見皇帝、太后,如何能不慌張?
其實只是這樣的話,她勉強還能穩住,讓她如坐針氈的是,明於鶴要她在太后壽宴上扇王凌浩耳光。
雲袖以為駱心詞怕犯錯,特意舉了許多例子安撫她,實際效果與她的目的卻背道而馳。
駱心詞若是真正的侯府女兒,多少能有點底氣。
可她是假冒的啊。
冒充侯府女兒已是一樁重罪,她一介平民,當著皇帝、太后的面,以明念笙的身份大鬧宮宴,這是欺君之罪啊!
入京之前,駱心詞沒想過事情會鬧得這麼大,否則給她十個膽子,她也不敢假冒明念笙。
除卻這個緣故,還因她顧慮著武陵侯府與皇帝的矛盾。
明於鶴說兩代武陵侯都與皇帝不和,太子差點命喪武陵侯之手,明於鶴瞧著又不是安分的主,皇帝再能忍耐,也不會對這侯府中人有什麼好臉色。
那母子倆有能耐讓皇帝無可奈何,「明念笙」只是個爹不疼、嫡母不愛的牆根野草,哪有本事對上真龍天子?
駱心詞一點也不想牽扯進皇權鬥爭之中。
惴惴不安地裝扮好,駱心詞被帶去見韶安郡主。
韶安郡主甚少外出赴宴,唯有太后壽辰時會雷打不動地前去。
駱心詞到了前廳與她請安,被檢查了遍規矩與著裝,臨出發,她問:「怎麼不見大哥?」
韶安郡主頭也不抬道:「他忙完了會直接去宮中,不與我們一起。」
「父親呢?」駱心詞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