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宴承襲唐制,在貢舉之時有「長吏以鄉飲酒禮,會屬僚,設賓主,陳俎豆,講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鳴》之詩」,也就是說因為宴席上有人彈奏取自詩經鹿鳴的曲子,從而取名鹿鳴宴。
江芸芸入內後,還有一個謝座師的禮節,由江芸芸帶領剩下一百三十四位舉人一起行禮,禮官早早就盯上江芸芸了,因為她作為領頭人,所以抓著念了好幾遍要點,關鍵時刻萬萬不能出錯。
院子邊緣坐著一排樂師,自舉子們陸續入內,就斷斷續續彈著雅樂。
上首坐著本次的監臨官和主考官等人,內外簾的官員全數到場,府尹冀綺和通判等人坐在西面下首的位置。
等人齊後,樂聲便換了一個調子。
有歌女悠悠唱著: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聲音悅耳動聽,悠遠古樸,好似當真聽到了先秦時代傳來的纏綿歌聲。
第一遍鹿鳴歌聲結束,禮官就示意江芸芸就起身帶人行禮,一百三十五人齊齊行禮,隨後齊聲和歌。
輕柔妙曼的歌聲,朱弦玉磐的樂聲,郎朗讀書聲在八月不曾消散的暑氣中由散到密,最後緩緩交纏在一起。
一首鹿鳴也不過是念前面四句,念完之後,江芸芸帶頭行禮,謝座師。
上首的主考官王鏊和楊傑勉勵了幾句,對著幾個印象深刻的人又提了幾句,江芸芸自然不出意外第一個被點了出來。
「早就聽聞你年紀不大,倒也沒想到是這般小的神童。」王鏊摸著鬍子說道,「你的文章瞧著有曾子固古雅、平正、沖和的風格,平日裡可有看他的文集。」
江芸芸點頭:「南豐先生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正是學生榜樣。」
王鏊點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你年紀輕輕有如此志向,當真是少年英才,望你今後謙遜正直,勤勉務實,不負所學。」
隨後顧清等人也被考官們一一點了出來。
王鏊似乎格外喜歡顧清和祝枝山。
楊傑好像對吳江的盛應期和蘇州崑山的陸伸格外興趣。
江芸芸站在前面發著呆,腦袋倒是非常八卦。
隊伍中間的徐經因為名次不上不下,卻沒有被點出來,不免有些失落。
府尹冀綺笑著岔開考官和學生們的敘述:「也該敬酒了。」
「是了,聊得實在盡興。」王鏊意猶未盡,「還有諸多學子來不及了解呢。」
「等走了禮節,自然可以繼續。」冀綺笑說著。
「正是,還是不要耽誤了。」巡按御史王存忠也跟著說道。
江芸芸便乖乖帶著學子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沒一會兒就有侍女送上酒水和食物,酒是當場倒的,濃郁的酒香很快就在空氣中瀰漫,江芸芸的視線倒是一直黏在送上來的糕點美食中。
糕點都是做成討彩頭的樣式,最常見的就是定勝糕、狀元糕和廣寒糕,還有幾個她也沒見過,只是模樣瞧著好看。
最令她驚訝的是,這幾盆菜中竟然真的有紅燒鹿肉!
「祝各位舉人在會試取得佳績,一舉奪魁。」府尹冀綺舉杯說道,「共飲此杯。」
江芸芸見眾人都舉了起來,也跟著舉了起來,她是打算沾沾嘴皮子敷衍一下的,結果眼尾往下一瞟,發現他這盞里竟然是茶水!
淺淺的茶香,入口回甘,是好茶。
江芸芸一飲而盡後,笑眯眯想著。
鹿鳴宴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詩詞唱和。
上位者要讚譽貢人,下位者要誇耀儒風。
總體而言,所有詩句不外乎誇耀當地教育、預祝舉人們進士及第、誇讚地方官推行儒學教化等。
江芸芸早有準備,一點也不慌。
「你的詩還需要多加進步啊。」上首的王鏊笑說著。
「但你的文已經極好了。」楊傑打著圓場,「鞭辟入裡,發人深饋。」
隔壁的王存忠睨了王鏊一眼。
「那句『文章小技賦凌雲,琴台道心策初心』,我倒是覺得不錯,平易淺顯,卻又清新動人。」他笑說著。
王鏊聞言,笑了笑沒說話。
江芸芸眼皮子一動,敏銳察覺出不對勁,立刻把自己準備說的場面話咽下去,站在這裡裝死不說話。
「坐吧,讓士廉來吧。」府尹冀綺也不想這群京城來的人耽誤自己的鹿鳴宴,火速岔開話題。
鹿鳴宴一向是群賢畢集,逸民來會的盛況,熱熱鬧鬧開始,開開心心結束,當真是賓客盡歡。
江芸芸吃了一肚子的瓜,婉拒所有人邀約,火速跑到老師的客棧,也不殷勤地敷衍兩句,反而趴在他的桌子面前,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他。
黎淳對此視若無睹,只是自己練字靜心。
江芸芸在他面前墨跡了一會兒,又不肯走。
黎淳被人盯得難受,收了筆後忍不住問道:「你不是在鹿鳴宴嗎?」
「放了!」江芸芸說道,「他們其他人要去別的地方喝酒,我就一個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