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沉默聽著。
只是快到棉花地的時候,吳萩突然說道:「所以縣令一開始對那個黎族女人這麼好是早就想好這一出了。」
江芸芸笑了笑:「哪有這麼神,一開始確實是想著幫一下的,後來不是想到這事了嘛,就想著脫貧致富靠人養著不是辦法,有自己的事業才行嘛。」
「縣令對百姓好就算了,那可是你治下的百姓。」林括忍不住抱怨道,「可生黎和倭寇,一個老是造反,一個還殺過人呢,都是野蠻人,現在竟然都一視同仁,可不是要寒了其他人的心。」
江芸芸腳步一頓,扭頭看了過去。
林括嘴角微微抿起。
「外面的人是這麼想的嗎?」江芸芸並沒有生氣,反而緊追著問道。
林括點了點頭:「大家都是有意見的。」
江芸芸臉色嚴肅起來。
「其實也就是說說,大家做生意還是很規矩的,白惠也整天盯著,都很安分的。」吳萩連忙緩和氣氛說道。
江芸芸搖了搖頭:「有這樣的想法,很大程度是我們的思想工作還沒教育到位。」
她嘆了一口氣,拍了拍腦袋:「要不說思想課的重要性呢,我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思想不改變,事業不成功啊。」
「多虧了於善提醒啊。」江芸芸認真說道,「過幾天我就寫兩篇文來,團結黎族,是他們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根同源,若是能吃飽飯,誰沒事鬧著造反,哪個百姓會跟著去做這個掉頭的買賣。」
「和倭寇做生意是因為我們不能靠武力解決一切,海貿既然開了那大家都能分到好處,我們也知道其實這些倭寇裡面也有很多沒有土地,沒得生活的自己人,我們招安這部分人,再給倭寇一點甜頭,算是花錢消災,只要不打仗,誰的日子不是越過越好,能共贏就不要雙輸。」
這是縣令第一次說起和生黎倭寇做買賣的深層次原因,大家都聽呆了,可仔細一想,卻又覺得格外有道理。
打仗,誰喜歡打仗呢,能好好過日子,說不想好好過日子。
「大人大義。」林括深感佩服,為自己剛才的莽撞折腰而拜。
江芸芸把人扶住笑說著:「這事還是你提醒我的,我才想起差點壞了事,大家既然有了怨言,說開了才好,免得鬧出事情不能解決。」
三人說完就來到棉花田,這一眼看過去,看不到頭的棉花長得極好,白白的一朵,軟軟的,就像天邊的雲一樣,雪白綿軟。
江芸芸來這裡是準備剛才說的棉花事情,並且顯然對百姓們的問題早有準備。
「生黎我們可都不認識。」
「這事我們衙門牽頭呢。」
「那買賣的途徑也沒有。」
「這個第一次我們衙門也可以替你們找,但後面要不要繼續合作,或者你們另尋他人都可以。」
「要是虧了怎麼辦?」
「你們的棉花價格肯定不能虧,我們都是按照市場價收的,來跟你們買賣的人是南直隸有名的大商人,走南闖北,回頭我們衙門也盯著點,不會叫你們吃了虧。」
「那其他品種的棉花種了,若是都種壞了怎麼辦?」
「所以一開始的試行,最好小範圍一點,但是要是能總結出辦法,又或者研究出新棉花,衙門這邊有獎勵的。」
雖然涉及到錢的事情,但百姓們對縣令都格外信任,想了想也都同意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