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下午的時候,整個漳州都跟著安靜下來了。
黎循傳被錦衣衛請到大堂正中時,看著裡面密密麻麻擠著的人,笑說著:「好久不見。」
謝來按劍狐假虎威站在他背後。
那些人看著面前兩人,笑也笑不出來了。
「人都齊了,坐下來好好辦事吧。」謝來面無表情嚇唬著,「時間緊,任務多,大家要乖乖配合才是。」
「既然都來了,那就坐下來好好談談,能說話總比不能說話的好,對吧。」黎循傳唱起了白臉。
史記:漳州開海自今日始。
—— ——
浙江,王恩千里迢迢終於和顧清見上面了,兩人一見面也不寒暄,直接進入正題。
「江南多名士。」顧清也不委婉直接說道,「朝中阻力也大。」
王恩翻看著手中的帳本:「不礙事,若是比朝中有人,我想,讓我們來的人是個有大本事的。」
兩人對視一眼,心知肚明。
「那就今後相互相助了。」顧清起身行禮。
王恩也跟著鄭重起身回禮。
浙江富饒,鄉紳官商各有合作,各家名士也非清白之人,雖無王爺藩王,但清丈土地之難度依然較大,但朝廷也知,只要浙江能正式推行,全國都不在話下。
「人口都清理了啊?」
「魚鱗冊可是最新的?」
「如今推行到了哪裡?」
「各家的反應如何?」
王恩是做過揚州清丈工作的,揚州情況也不簡單,所以在此之前他大量查閱江芸在瓊山縣,蘭州的工作內容和各種文章資料,很快就有了一個大致方案。
土地需要人。
人在鄉紳家裡。
鄉紳的配合度很重要。
但民心同樣重要。
「中秋前和其歸通過一次信,他認為先進一步拉攏民心。」顧清掏出袖子中厚厚的一疊信封,遞了過去,「這是他為我梳理的清丈土地的幾個可行性辦法,要我逐一分辨,看是否可以適用浙江情況。」
「好東西啊。」王恩大喜,「他已有兩地經驗,且成果斐然,他的經驗不得不看。」
沒多久,兩位欽差來到情況最為嚴重的嘉興,開始正式推行浙江土政。
王恩負責黑臉,顧清負責白臉,短短几日先上下敲打了各級官員,然後安撫衙役官差,緊接著宴請嘉興地面上的有頭有臉的人物,最後寫下告民書。
兩月時間,嘉興風氣渾然一變。
—— ——
兩地消息傳來京城時,內閣和皇帝的臉上頓時有了笑容,至於江芸芸四個月的時間一戰成名,罵戰無敵,頂著一張最和善的臉,說著最陰陽怪氣的話,能力之強,大家不得不被迫消停了,只好開始忙著準備過年。
今年江芸芸輪上官署值班,因為年紀小,又沒家事,所以被無情地安排在大年三十。
「那大年三十的飯怎麼辦啊?」樂山傻眼了。
「官署里有吃的吧?」江芸芸猶豫說道,「我也沒值過。」
「有的,您在內閣,宮內說不定還給吃食呢。」一側的顧靄一本正經說道,「一般翰林院,詹事府都會送東西的。」
顧靄今年回鄉考試,一口氣考到院試,中了秀才,只是在鄉試時折戟沉沙,打算再備考三年。
顧清中秋前寫信給江芸,說自己常年在外,希望他能看顧自己的妻兒,江芸芸聞弦歌而知雅意,之後顧靄風雨無阻,每天都來拜訪江芸芸。
樂山看了過來:「那我們可以自己準備吃食帶進去嗎?外面的東西哪有我做的好吃,是吧,公子。」
「是是是。」江芸芸正躺在躺椅上搖搖晃晃,手裡抓著前些日子賴在她家不走的小貓咪,笑眯眯說道,「我們樂山做飯可好吃了。」
顧靄老實巴交說道:「宮裡的飯菜是御廚做的。」
樂山被打擊了,哦一聲,沒說話了。
江芸芸睜開一隻眼,看了一眼正在哼哧哼哧給小毛驢梳毛的年輕人。
顧靄這人怪實在的,大概是覺得整日在他家不幹活只讀書不好意思,連小毛驢都照顧上了,樂山阻止了好幾次都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