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當年為何沒說……」許久之後,他似乎恢復了之前平靜,低聲問道。
江芸芸坐在他的對面,同樣平靜說道:「多說無益。」
楊廷和抬眸看她,那雙深邃的眼睛在此刻露出難言的神色,可最後還是歸於眼下,隨著眉眼輕垂而逐漸被覆蓋。
「原是如此。」他的聲音被初冬的風一吹,便也跟著縹緲起來,「願今後群策群力,共鑄盛世,江閣老。」
—— ——
江芸芸就任閣老的事情就在正德四年的春節悄無聲息地宣告天下了,和她一起入閣的還是梁儲。
梁儲任吏部尚書兼少傅兼太子少傅,江芸芸以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專典制詔。
雖兩人一同入閣,但默契的都沒有加大學士的官銜。
但這事能想到的人寥寥無幾,實在是江芸的名聲太大了,全部的焦點都聚焦在他身上,導致梁儲毫無動靜地就搬到內閣上班去了。
雖然朝野上下震動,但內閣和內廷不為所動,開始為新的一年開始的工作計劃布置。
這是一場年初要定下今年要花的幾個大錢的去向的大會,分別是內閣大臣和各部官員在乾清殿召開。
在一群留著花白鬍子的老頭中,悄悄混進一個年輕貌美的年輕人。
朱厚照一眼就看中了站在內閣最後一排的江芸,越看越滿意。
「去年四川大旱,這裡至少需要一筆糧食。」戶部尚書顧佐率先說道。
朱厚照點頭:「打算在這裡撥多少錢財。」
「至少一百萬了。」顧佐說。
朱厚照沒說話了。
「四川受災範圍之大,近乎全省淪陷,若是不及時安撫,怕是會多生波折。」顧佐一板一眼分析著,甚至還拿出一本拇指厚度的摺子,認真打起了心裡的小算盤,「今年漳州的海貿收了一波銀錢,應該是夠用的。」
「漳州收到國庫也就三百萬了,顧尚書一口氣拿走一百萬,明年和蒙古的邊貿正式開始,雖說兩邊已經簽訂協議,但對蒙古人我們也是不得不防,各地的邊防,還有閒置的景泰城都要修建,也至少需要一百兩。」兵部尚書劉大夏保守說道,「還有各地的軍餉也要預料。」
「官員的工資也要預留起來。」顧佐又說道。
幾句話的時間,殿內鴉雀無聲。
「兩位尚書一人一句直接把錢都那走了,我們工部明年可要陵寢之地,雖然是前期的工作,但五十萬兩肯定是要的。」工部尚書慢條斯理開口。
朱厚照其實也是第一次開,聽著他們用萬做結尾,不由心中咋舌。
——本來漳州去年收了三百萬,他還高興壞了,畢竟他爹的國庫都沒這麼富裕過,可現在錢還沒焐熱呢,一眨眼就要沒了。
可他也不好多說,只能沉默著,繼續聽著底下的人說話。
「禮部收到不少藩王的摺子,請求按時封發月俸。」禮部尚書李遜吞吞吐吐說道。
終於是逮到一個軟柿子,朱厚照立馬板著臉說道:「天下之事還未定,這些藩王不思為國奉獻,現在來添什麼亂。」
李遜挨罵了,但也不生氣,低眉順眼站著。
這一罵,殿內的氣氛倒是莫名活躍起來了,大家像是突然熱情愛國起來,接二連三吐出無數需要用錢的地方。
吏部今年官員考核需要一點錢買賣筆墨紙硯。
刑部說各地的監獄都需要招募女監,需要一點錢,哦,南北直隸的監獄也都壞了,也要修繕一下。
朱厚照都聽傻了,到最後忍不住問道:「都是花錢的地方,難道明年就沒有一點進帳的地方?」
眾人一聽,面面相覷,心中咯噔一聲。
李東陽委婉問道:「陛下是想加稅賦?」
朱厚照當然不是這麼想的,但百官的神色突然緊繃起來,他便也跟著一愣——哎,我嘛?
「微臣翻閱近五年摺子,發現兩浙鹽課多年未核查了,正好可及借著今年巡查浙江土地清丈的工作後續,追論歷次巡鹽御史及運司官賠償商課。」就在此時,一直沒說話的江芸芸上前一步,慢條斯理說道。
朱厚照眼睛緩緩變亮……
——我就說江芸應該來內閣吧!
第四百九十二章
鹽課是指食鹽產制運銷所徵收的稅, 也被稱為鹽稅。
浙江鹽課起源非常早,早在春秋越國時期,《越絕書卷八》就有記載:「朱余者, 越鹽官也,越人謂鹽曰余。」,可見那個是時候的製鹽已經被納入官僚體系統一管理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