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生方士事件,君臣關係更近一步,嬴政也日日期待對方到來。
每次相見,兒媳婦都有驚喜相贈,也不知這次是什麼。
蒙愔先行了禮,關切詢問:「大王,時辰不早了,您餓不餓?兒臣研究出新菜,想讓您品嘗一二。」
「等這場大雪過去,食肆即將開業。新奇菜色越多,越能籠絡六國貴族的胃,好為大王一統添磚加瓦。」
嬴政好奇的看著豆腐:「夷寧來的倒是巧,寡人尚未用膳。」
「得嘞。」
蒙愔吩咐韓師傅:「你去御膳房炒倆菜,按照我給的食譜做。」
待庖廚離開,蒙愔打開瓷罐:「大王您瞧,這是什麼。」
嬴政揮手:「湊上來看。」
這話有點耳熟,荊軻刺秦王那日,大王也讓他上前說話。
蒙愔疾步上前,憂心道:「大王,人心隔肚皮,下次再見外臣,可不能讓他上前。」
離的太近,再有刺殺怎麼辦。
聽見兒媳叮囑,嬴政哈哈大笑。
「寡人知曉,可夷寧並非外人吶。」
蒙愔腳步一頓,心裡甜絲絲的。
忍不住想「這對父子真會哄人」。
小嘴甜的,像抹了蜜。
哎呀,她何德何能,被政哥這般信任。
屁顛顛跑到案桌後,揭開瓷罐:「大王你瞧。」
嬴政抬眸望去,是略微泛黃的顆粒物,眉毛一挑:「食鹽?」
「嗯吶。」
嬴政不解,這鹽看著還沒日常吃的好,送這玩意兒幹嘛。
算了,總歸是兒媳一片心,收下便是。
琢磨著等她離開時給什麼賞賜,可是錢不夠花,買不起精鹽,只能吃粗鹽?
那一會兒多賞些錢。
黃金一百鎰夠不夠?
大秦實行三等幣制。
上幣黃金,以鎰為單位,一鎰約為二十兩,五千枚半兩錢。
中幣是布帛,一布等於十一枚秦半兩。
下幣是半兩錢,這是統一六國後推出的新型貨幣。
此時沒有通貨膨脹,錢幣購買力極高。
一石粟(約70公斤),大約需要30枚錢。
可見黃金一百鎰有多強購買力。
蒙愔自是不知秦王內心想法,美滋滋指著粗鹽:「大王,這是從土裡制出來的。」
嬴政瞳孔一縮:「土?」
秦國的鹽來源也是三種。
一是海鹽,加熱後析出鹽結晶。
二是井鹽,由蜀郡太守李冰發現,工匠在開鑿過程中意外發現天然氣,當時稱火井。
但因勘探技術限制,此法並未大力推廣。
三是湖鹽。
以上三種鹽皆未經過提純,吃起來泛苦,口感一般。
如今蒙愔提出第四種製鹽法,秦王如何不興奮。
迫不及待想要品嘗。
內侍上前一步,打算先試毒,嬴政揮手阻止。
嘗了一小口,不好吃,但有鹽味。
「夷寧,有你,乃大秦之福!」
蒙愔順嘴拍馬屁:「大王,您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說完又掏出一枚造型精緻的瓷瓶,揭開木塞,露出雪白細膩的精鹽。
「大王請看。」
嬴政坐直身體,再嘗一口:「無澀味!」
蒙愔得意道:「這是兒臣經過多重步驟提煉出的精鹽,煮出的菜更好吃。」
說完眼巴巴瞧著嬴政:「待食肆開業,可不可以用它做菜,賺多多的錢充實國庫呀。」
嬴政當場答應:「有何不可。」
又問:「那土鹽法?」
蒙愔掏出布帛:「寫在上面啦。」
她只敢做實驗,可不敢隨意開採。
古代實行鹽鐵官營政策,還有特別機構管理,禁止私自開採,私鹽販賣。
蒙愔是守法公民,只負責研發,後續的事交給政哥。
正是這種大公無私的心性,才能得秦王信任。
翻開布帛,嬴政眼睛一眯。
上面除了紅土製鹽法,還有一種滷水濃縮法。
即穿越必備的「曬鹽法」。
不但能節省人力物力,減少薪柴消耗,還能得到更多精美食鹽。
步驟是系統拷貝的,很詳細,看一眼便知怎麼操作。
嬴政內心掀起驚濤駭浪,深深望眼蒙愔,差點脫口而出——
「你到底是何方神聖」。
狠咬舌尖,將這話逼回,喚來心腹:「派人去做。」=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5_b/bjZPs.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