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不死就炸個稀巴爛。
今兒竟變成不喜歡打打殺殺,搞笑了哈。
蒙愔:「閉嘴,別逼我在開心的時候扇你。」
系統:「好的女王。」
這時候白瑛送上糕點,並兩壺奶茶。
張良本來不想吃的,可濃郁奶香一直勾他,沒忍住淺抿一口:「好喝!」
「好喝你就多喝點。」
這可是她親自研究出的紅豆奶茶。
喝了兩口,張良不舍的放下茶杯,繼續道:「據良所知,楚政權由舊貴族和楚王共同把持,雙方是存在權力矛盾的。
秦國伐楚動作大,這一消息早傳到郢都。
項氏在軍事指揮上擁有較大話語權,在雙方交戰過程中,楚王定會對項氏決策不滿。
只要他試圖干預,雙方就會爆發矛盾。」
蒙愔不解問道:「若楚王非常相信項燕呢?」
「你別多心,我不是故意挑刺。以大秦為例,王將軍出兵伐楚時,大王就會全權相信他,不會亂出詔令。」
畢竟戰場瞬息萬變,他這邊瞎搞,等傳過去,說不定又是另一種局面。
張良心頭湧現一股無力感。
君臣相和,簡單的四個字,縱觀歷史,只有秦王政完全做到。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若他國君王也能做到,哪會讓秦國一家獨大。
難怪他們會滅亡。
張良收起心中哀傷,抿唇到:「不會。」
「楚王不會無條件的信任項氏。」
「戰爭期間,資源分配本就是一個敏感問題。
項氏、景氏擁有大量封地,楚王希望集中所有資源應對秦國威脅,但貴族家族更關注自身利益,想趁勢斂財,這就是矛盾點。」
第190章 武安君的功績
「還有一點……」
張良喝口奶茶繼續道:「良了解楚王,準確來說,是了解他國的王。
他們更傾向於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危機,而不是積極抵抗。」
比如魏王,王賁大軍壓境,他還想著割地求和,順便送個宗室和親,和大秦永結兩晉之好。
但怎麼可能呢。
一個強大的國家侵略他國時,土地要,美人要,臣民也要。
所以魏國滅了。
就算楚王吸取教訓,也會殘留一絲渴望。
萬一呢,秦楚兩國素來聯姻,扶持嬴政阿父上位的華陽太后,如今的大秦丞相昌平君,倆人可都是楚人。
張良也想到這點:「楚王欲通過外交手段,項家不會同意。
他們還要靠戰爭攥取利益,是絕對的主戰派。
如此,可以重金賄賂除項氏外的貴族,削弱抗秦聯盟。
待楚國內亂時,再扶持秦派貴族上位,楚人治楚,攪渾這趟水。」
蒙愔腦中靈光一閃而過,她想到一個絕佳主意:「昌平君乃楚國公子,那邊正派人接觸他,你覺得把他扶持上王位,關鍵時刻再背刺怎麼樣?」
張良眉頭緊皺:「不妥,昌平君乃楚人,大權在握,為何還要依附大秦?」
「蒙大人,莫要放虎歸山。」
蒙愔執拗問道:「若昌平君不會背叛大秦呢?將他扶持上王位,以楚人治楚的名義降低抵抗意志,此計如何?」
「彩!」
張良放下奶茶:「若昌平君絕不背叛,這是最好的法子。」
蒙愔心中有底,笑著說道:「還要多謝你的提醒。」
「謝我什麼?」
張良不解,他什麼都沒說。
也不對,楚人治楚這四字,確是他先提出來的。
只是張良不知,為何眼前人那般確定,昌平君一定不會背叛。
他之所以願意歸秦,是因為韓國早滅。
但凡韓國尚存,都會拼殺到最後一刻。
然後、以身殉國。
蒙愔也很開心,本來只想著搞死熊啟,或者把他軟禁。
總之千萬不能讓其歸楚,也不能和楚國聯繫。
卻忘了一句話,堵不如疏。
歷史的齒輪緩緩轉動,所有人都是滄海一粟。
她不確定自己這隻小蝴蝶扇動的翅膀,歷史會不會自動修正。
昌平君最終歸楚,給大秦一統造成不少麻煩。
心中有個主意緩緩成型,蒙愔特別開心的看著張良。
「統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心臟的人隨便說兩句話,我也會玩政治了。」
瞧她想的主意,堪稱完美。
蒙愔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實施。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5_b/bjZPs.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