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互相對視一眼,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大王瘋了。
他被秦軍嚇瘋了。
按照秦軍往日兵力,想要拿下楚國,沒個三年五載下不來。
大巫也說了,蟄伏三年,蓄勢待發,屆時便是秦的滅亡時刻。
可……
事實並非如此。
秦得上天眷顧,派來力大無窮的神女。不但帶來神種,還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一人之身,抵擋千軍萬馬。
但秦軍不只有神使,還有殺傷力驚人的火藥。
僥倖逃回的探子說,那個名為炸藥的東西看似不起眼,實則殺傷力驚人。
就算握在小兒手中,都能殺死上百名壯年男性。
他們哪還有勝算。
有朝臣躊躇開口:「大王,不若……」
降了吧。
這仨字在舌尖滾來滾去,沒人敢說,說了就是叛國賊,不會有好下場。
楚王從癲狂中清醒,他陰鷙的看向說話者,手提青銅劍:「你要說什麼?」
那人吞吞口水:「臣說,項燕誤國,應該下令誅殺全族。」
還自稱戰神,結果剛照面就嘎了。
「對,項燕誤國。」他越說越順溜,「定是他跟秦軍串通好,宣揚對方的厲害,擾亂我軍軍心。
秦軍猛將臣心中清楚,除了王家父子及蒙武外,剩下的不足為慮。
還力大無窮的女人,肉身似鋼鐵,刀劍射不穿。怎麼可能嘛,定是他們為失敗找的藉口。
大王明鑑,是項燕背叛楚國,才會迅速潰敗啊。」
昭陽聽見這套說辭,差點忍不住笑出聲。
雖然他看項燕不順眼,但不可否認的是,那人骨子裡是忠於大王的,絕不可能背叛。
昭家探子說了,項燕死的不能再死,屍體都不完整。
若他真的背叛,咋可能搭上自個兒性命。
這套說辭太假,傻子都不會相信。
不料楚王聽完後若有所思點頭:「該死的項燕,寡人就說楚軍不可能輸,原來是他搗的鬼。」
昭陽:???大王要不要聽聽他在說什麼。
胡編亂造的朝臣,眼睛心虛亂瞟,還好此時沒有項家人在。
天地良心,他本來想說投降的,看大王手腕顫抖,想提起青銅劍砍死他,話到嘴邊改了主意。
不曾想誤打誤撞,說中大王心思。
一時間悲喜交加。
喜的是他不會被砍死。
悲的是,楚國有這麼個大王在,何愁國不滅啊。
歷史記載,負芻殺害其兄楚哀王后自立為王,他並非合法繼位,這一行為加劇楚國內部矛盾。
在原本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面對王翦六十萬大軍進攻,負芻催促項燕主動決戰,導致楚軍慘敗。
項燕兵敗後,他無力組織有效抵抗,最終成為秦軍俘虜,楚國滅亡。
唐代史家評價他「不修德政,而恃武力」。
他剛愎自用,本就未給予項燕充分信任。
缺乏政治遠見,面對秦國遠交近攻的統一策略,未嘗試聯合魏、齊殘餘勢力對抗。
後世評價他是亡國之君的典型。
從今日之事便可以看出來,性格暴躁,依賴武力。三家在心底暗暗嘲諷他,負芻就像什麼都沒發生。
將項燕罵一通後,又舔著臉問對敵良策。
昭陽上前一步,心中嘆氣,表面裝作義憤填膺,順著他的話說。
「項燕匹夫,自負勇武。然輕敵冒進,葬我二十萬楚軍。還有猗氏奸商,居然獻上劣質武器,就該千刀萬剮。」
說完指著景氏族長:「猗家可是你推薦的,如今害我大楚,該當何罪?」
景桓冷哼:「好一個倒打一耙。你和猗氏早就盯上銅礦,別以為我不知道。我聽說上個月有秦使來此,你準備獻壽春輿圖,可有此事?」
昭陽心中一驚,面上不顯:「昭家世代忠君,怎容你污衊。」
景家小輩聽到這話笑出聲。
昭陽年齡也不大啊,臉皮怎麼這般厚。
還世代忠君,自負芻上位,他們什麼時候忠過君。
每天都在謀劃如何從王室手中竊取利益。
忠君?
這倆字太好笑了。
他一般不會笑的,除非忍不住。
昭陽被笑的臉色鐵青。
也不管這是何處,面臨什麼情況,伸出爪子撓向景桓。
口中大叫:「你這個敷面的白面小生,仗著有幾分姿色天天去外面亂晃,勾搭良家婦女,要不要臉啊你。」=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5_b/bjZPs.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