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鴉雀無聲,幾千人帶著敬慕的神情望著這位遠近知名的大德高僧,據說只要聽他講一次經,就能為自己增加一年功德福壽。
曇林先念一段香贊,接著開始俗講《目連救母》。俗講就是佛經的通俗講演,將佛學經義融入淺顯的故事當中,縱然是一字不識的白丁也能聽懂。目連救母出地獄是盂蘭盆節的由來,可謂家喻戶曉,曇林融入各種因果比喻,將故事講得跌宕起伏,幾千人聽得專心致志。
講完這段節日固定的故事,他又一字一句講了段《禪師度化修羅》。
「很多很多年前,洛陽有一位叫做迦什葉的天竺高僧,佛法高深,心懷慈悲,修成金剛不壞之身。他聽說有一名因中了痴毒墜入魔障的修羅,因惡念叢生不斷殺生造孽,迦什葉決定去說服這個修羅,讓他放下屠刀,回歸正途。」
這修羅心中充滿了仇恨和執念,發誓要向天復仇,讓人間陷於修羅場中。迦什葉先與他論佛講經三日三夜,想用清淨語言為修羅祛除心魔,可是修羅辯才無礙,聰明絕頂,根本不聽高僧的勸解;迦什葉又施展神功,與修羅激戰三日三夜,想以至高武力將其度化。可修羅天生兇猛好鬥,驍勇善戰,迦什葉竭盡所能也不能將其降服。
最後,無計可施的迦什葉決定捨身成仁,以自身性命度化陷入魔障的修羅。他不再反抗,任修羅攻擊傷害他,到了垂死階段,迦什葉念誦《般若懺》經文,這是他修行佛法的成果,也是金剛不壞神功的來源。
修羅百般嘲笑他,問他打算當仇人的老師嗎?迦什葉說:只要你堅持誦經,總有一天能理解佛法,懺悔罪孽,將自己度化,由危害人間的修羅身修煉成護持佛法的護法神。如果你暫時不能理解我的苦心,那麼就將《般若懺》傳下去,你的後人可以得到善果。說完,迦什葉就原地坐化了。」
台場上幾千人全神貫注聆聽,可曇林的故事講到這裡就斷了,眾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寶珠忍不住對身邊的韋訓說:「我可從來沒聽過哪一種佛經里有這個故事。」
韋訓不動聲色,道:「我也是第一回聽說。」
人群中有個人高聲問:「後來呢?迦什葉怎麼了?那個修羅又怎麼了?」
曇林徐徐道:「迦什葉圓寂之後,以慈悲心證道,屍身變成了即身佛,從此肉身不朽。至於那個修羅嘛……他的傳人正在蟾光寺中,正於此處聽我講經。」
故事講到這裡,一種複雜的奇異感受湧上眾人心頭,有些頭皮發麻,說不清是感動還是畏懼。
曇林年逾古稀精力衰微,支撐不住太久,說完這兩個故事就結束了講經的流程。
俗講結束,接下來是放焰口和河燈度孤。「焰口」是地獄中噴吐火焰的餓鬼,僧人誦經作法,用布施之物向這些餓鬼施食,便是放焰口。香客們為了超度親人,爭相恐後往盂蘭盆中投放米糧、絹帛乃至銅錢,很快將上百個巨大陶盆裝滿了。
河燈是為了悼念親人、同時普度孤魂野鬼,本應放在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在寺廟中舉辦,就從簡置於放生池中。大蟾光寺的放生池稱為「海」,水面比其他寺院更廣大,香客們拿出準備好的紙紮蓮花座,點燃蠟燭放置在座上,推入水中。
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放生海中燭光點點,朦朧迷離,如夢似幻。據說幽魂在黑暗地獄下看不到光明,如能望見水面上的一盞燈光,就能自救超生,千載暗室,一燈即明。
寶珠一早就向寺中僧人購置了一盞描金蓮花燈,以淡墨在燈座內側抄上母親的閨名,從韋訓手裡接過火折點燃蠟燭,然後珍而重之地放入池中,閉目誦經為她祈福。
放生海除了定期換水,日常沒有活水出入,無風之夜,上百盞河燈漂在水面上幾乎是靜止的。然而漆黑的池底忽然泛出一串串氣泡,平靜的水面微起漣漪。
「水底下好像有東西浮上來了!」
「快看那是什麼?!好像是……是劍山?毒蛇?還有拔舌鬼?」
「我看見熱釜煮人了!還有餓鬼吃人!」
韋訓見狀,拍拍寶珠肩膀,她睜開眼睛從池邊站起來,只見浩浩蕩蕩一幅《地獄變》圖從幽深的水底浮上水面,顏色絢麗如錦,人物猙獰逼真。
一名有見識的香客出聲叫道:「是『水畫』!是那個天才畫師吳觀澄的繪畫幻術!」
眾人一聽,爭相恐後地向池邊推擠,觀賞這震驚洛陽的絕技,因為擁擠,還有兩個人掉進水中。不知吳觀澄用了什麼神妙技法,顏料浮在水面上卻不散開,在河燈照耀下更顯得陰森慘怖。
通常《地獄變》圖正中央是蓮花座上的地藏菩薩,表現菩薩以佛法普度眾生,拯救地獄中的惡鬼畜生,然而這幅水畫《地獄變》的中央卻留有一片空白。
正當眾人為這絕技震撼驚奇時,水下再次竄上一串串水泡,就在水畫空白處,一段浮木般的物體浮上水面,充實了畫卷的空白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