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爺想了下,也覺得有這個可能。
「也是,一家木材行一年才有多少營收啊,米亦寧怎麼可能因為這家木材行冒這麼大風險呢!」
葉辭書看了十二爺一眼,呵呵笑了一聲。
「你看不起這家木材行的營收?
十二爺,您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一家木材行能幹的事情可是很多的。
只要有路子,能掙錢,商戶之間的操作手段會完全超出你的想像。
來,我們來算算啊,就算……去年的吧!
金陵這邊計量木材通常有官府專門的大車來計量。
一車的木材多少銀子官府那裡都是有數的。
去年河道衙門從林記木材行採買了三百二十輛大車的木材,並且註明這些木材都用在了河道上。
至於為什麼都從林記採買,那是因為金陵大的木材行只有林記一家。
我想其他的木材行應該都被米亦寧明里暗裡打壓的開不下去了吧!
你看,這裡記著這筆帳呢,對不對?
而在林記的帳本上,同樣的也記下了這筆帳,三百二十輛大車的木材。
從這兩方面看,不管是進還是出,這筆帳都完全對得上。
也是在這一年,林記木材行光是木材就賣出去六百二十輛大車。
河道衙門的這筆採買占了林記超過一半的營收。
但是……
你聽好嘍,去年一年進入金陵城的木材卻只有三百二十大車的。
你說,這說明了什麼?」葉辭書看著十二爺。
十二爺一驚。
「去年進入金陵的木材只有三百二十大車?但是林記的帳上賣了六百二十大車的?
你是怎麼推算出林記木材行真實的進貨數量的?」
「不要疑惑。
為什麼我推算出這個數字,那是因為金陵碼頭那裡也有一本帳。
木材因為體積大,不好運輸,最好的運輸方式就是走水道。
金陵本地的山脈很少,為了金陵城的安全,衙門曾經出過告示,嚴禁私人砍伐木材做商用。
就是說普通的農民可以上山去撿點樹枝什麼的回家烤火取暖。
但是想砍樹那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金陵用的木材都是從別的地方運來的。
不管多少木材進了金陵,都要從碼頭走,碼頭那裡有專門的帳本記錄這些。
另外,腳夫的費用,裝卸的費用,都能算出來去年一年只有三百二十大車的木材進了金陵。
林記又是金陵唯一的木材行,這些木材肯定進了林記了。
所以嘍,剩下的那三百大車的木材的缺口是哪來的呢?」葉辭書問道。
十二爺一直盯著那兩本帳本。
「也就是說林記跟河道衙門之間做了虛假的交易。
實際上河道衙門壓根就沒有買那些木材,銀子過去了,木材卻沒運回來是不是?
這還真是一本萬利呢!
交點稅銀就能從河道衙門拿走那麼多的銀子。
這些人還真不怕撐壞了肚子啊!」十二爺冷笑道。
「呵呵,借用我三姐姐的一句話,誰會嫌銀子多呢!
十二爺,人家可是連稅銀都不用交的。
您忘了嗎,五年前,陛下曾經下過詔,凡是涉及河道,軍務一切的開銷,承辦的商戶一律免稅。
一來是為了減輕朝廷的開支,二來也是讓商戶吃個定心丸,放心和朝廷合作。
現在呢,這個詔令人家用的多好啊!
那三百二十大車的木材銀子是一分不少的進了人家自己的口袋。
另外,在金陵城,林記實現了木材專賣。
您剛剛說的一本萬利還真沒說錯呢!
林記的木材的價格比其他的府城都要貴上三成。
百姓們又不能自己出去採買木材,林記要什麼價格那不就是什麼價格?
這個林記也夠貪的啊!什麼銀子都想掙。
不過大頭應該還是跟河道衙門的交易。
十二爺,我有種感覺,林家和米亦寧的來往肯定不止一個林記木材行這麼簡單。
米亦寧在金陵一手遮天,又掌控著河道。
林家不管做什麼生意,那都是一本萬利的。
之前在蘭陵水道那裡被劫的商船,商船上的貨物去了哪裡?
為什麼在水匪的那本帳本里有著金陵昌保號的銀票?」葉辭書一步一步的分析。
十二爺明白了,這一切還真就是一個完美的閉環呢!
林家其實就是幫米亦寧把那些銀子洗乾淨的人。
「十二爺,即使我們推算出這麼多了,也動不了米亦寧是不是?」葉辭書突然問道。
十二爺點了點頭,他轉身看了一下帳本。
「木材已經出問題了,河道上牽扯到的東西何止是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