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因為外頭的日子,已經要比桃源中更好了罷。
人群中驟然爆發出歡悅之聲,各色香包、巾帕以及鮮花被擲出,扔向緩緩前行的隊伍。
辛隨伸手接住了一朵大而飽滿的牡丹花,注視著一片繁華的長安城,心道,還不夠。
我要在我死之前,將長安城變回我幼時生活的模樣。
第90章 斷親緣 一個女婿半個兒。
辛隨進京後忙得腳不沾地,是以蕭景姝打算大典過後再去正兒八經地見她。
同樣忙碌的還有籌備婚事的蕭府。蕭景妍要在大典前一日出閣到皇宮,雖說一切都早有準備,可還是有不少細枝末節的事需要操心。
是以蕭不言和蕭景姝成了蕭府最清閒的兩個人。
雖蕭不言鮮少回蕭府,但蕭成安總會命人在府中最清淨處給他留一處院子,在長安城這座府邸也不例外。他自己在長安也有府邸,不過此時他名義上仍在北地,住自己的府邸一時不慎被人察覺端倪便不好了。
更何況蕭景姝也住在蕭府,他自然要留在這裡。
這幾日蕭景妍住進了映月樓旁邊的院子,人來人往頗為忙碌,蕭景姝便成日待在蕭不言的幽竹居里躲清靜。
夜風微涼,竹影簌簌,迴廊下鋪了草蓆,這一方寂靜天地間僅有的兩人正席地而坐對飲果釀。
「方才我從映月樓取未看完的醫術回來時,在花園那邊碰上兩個灑掃侍女。」蕭景姝有些鬱悶道,「我總感覺她們看我的眼神怪極了,然後才想起在她們眼中,我們依舊是兄妹來著。」
從去歲在金陵開始,蕭府的不少下人便知曉了自家那個口不能言、閉門不出的大郎君蕭泯原來就是外頭那個名震天下的定安侯。蕭景姝在他們眼中則從「被養在莊子上走了大運要做皇后的七娘子」變成了「因母親出身巫族之事大白天下不幸失去後位的七娘子」。
但無論怎麼變,他們二人在大多數蕭府下人眼中是貨真價實的兄妹。
「二叔回琅琊時,會將府中這些知曉我身份的人帶走。」蕭不言揉了揉她柔軟的發頂,「我同父親說過了,再過些時日,讓他安排泯『過世』,此後世上就只有蕭不言了。」
反正久不現世的「蕭泯」在世人眼中和早就死了也沒什麼區別,蕭成安又早早續弦有了別的兒子,那乾脆就讓「蕭泯」徹底消失。
很早以前他就提過此事了,但蕭成安一直不答應。昨日他再次提起時蕭成安依舊不願,蕭不言有些煩了,直言不諱道:「二娘要做皇后了,蕭氏有了更有利的靠山,我原本就無心為蕭氏籌謀,日更幫不上蕭氏,這份父子關係本就無需維繫。」
蕭成安被他氣了個倒仰:「蕭氏……蕭氏是有對不起你母親的地方,我也的確對你不夠上心,可父子血脈貨真價實,怎能輕易斬斷!」
他這個做父親的要是不配合,蕭不言即便在外面敲鑼打鼓說蕭府大郎君沒了也不管用。
「其實也不算全斷。」蕭不言耐住性子,盡力勸他,「皎皎如今是蕭府的娘子,我是他的夫君,一個女婿半個兒。」
總而言之,廢了不少力氣後,蕭成安總算應下此事了。
蕭景姝微微抬了抬臉,讓他的手落在她的頰邊,低聲道:「真奇怪。」
她這個假的蕭氏七娘在世人眼中成了真的,他這個真的蕭府郎君卻與蕭氏再無瓜葛了。
其實她還是更喜歡原先那個「烏皎」的身份,可在世人眼中「烏皎」已經死了。在汴州時為了誆衛登,她讓「烏皎」短暫地活過,但還是不要徹底活過來為好,不然當初劍南道和西北出兵攻打山南西道的緣由就坐不住腳了。
且她的真容是與蕭氏七娘的身份掛鉤,若想頂著真容行走又不用蕭氏七娘的身份,還要再另編出其他緣由。他這樣給她安排了一個母族身份反倒最方便,讓她日後與巫嬰及巫嬰所屬的太女衛往來都不會惹人生疑。
蕭、景、姝。
她在心中默念了幾遍這個很早就擁有、如今徹底坐實的假名字,心道,這下是徹徹底底與衛氏的出身割席了。
而當年蕭不言從軍之時以防引起什麼不必要的猜忌與麻煩,更是直接隱去了自己的出身謊稱孤兒。
他也沒有什麼昭告天下自己是陸瓊之子,好以此為陸氏添光的意思。
蕭不言心知陸瓊是個什麼樣的人。她生下他,只是因為那段時日想生一個孩子,如同人因有雙腿而欲行走,因有五感而貪聲色那般自然。即便他生而不凡,陸瓊對他沒有什麼望子成龍的期待,最大的心願不過是他長成一個有七情六慾的正常人。
她看得最重的還是自己為將的本事,若她活著,比起蕭不言生母的身份,她也更想讓世人單純看到自己。
蕭景姝又默念其另外三個字。
蕭、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