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現下財經版塊最熱的就是京北霍元集團在港灣投資了一項上百億的項目新聞,以及港灣近幾年的基建上存在了很多因資金不足而滯留的項目也有望推進的訊息等等。
往下滑就是幾天前,他人在港灣實地考查中露了一面,港城幾大議員全程陪同,還有羊城的市長也在。
財經上的照片雖然模糊,但那周身的氣派跟之前遇到的一樣強大冷冽。
能一手推進港城項目投資,又與那麼多高官同行的,放眼整個霍元集團,也就那一位了。
「那位先生,應該就是京北霍元集團的董事長霍錦西先生了。」
難怪排場那麼大,難怪周身氣場那麼強,渾身都是old money風品味。
這下潘少帆也坐直了身體,拿下雪茄,從孟南枝手裡抽過平板查看起來。
京北霍元集團——內地頂級財團之一。
尤其是『霍元』二字,那是跟近代愛國武術學家為一派的、同宗同源的霍,生家祖籍在天津。
外國侵略者入侵時期,同輩英雄南下抗戰,現京北霍家祖上掌家人霍元生則因聰慧好學、做事穩重,得貴人賞識進入天津商會,後代表商會落地北平,此後隨著家國風雨飄搖了半生,卻也積累下了不少資本。
建國後其子霍東榮深受時代艱苦、父親與父輩英雄愛國影響,將霍家全部積蓄投入到新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當中來。
更是大力響應、支持新國家的各項政策,源源不斷地給火箭研發、科學技術研發、道路鐵路水利建設等多方位投錢,在新國家發展建設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在當時,那是真真真正受國家領導人召見過的大人物。
因此霍家雖然行商,可光是『霍元』二字背後所代表的紅/色/資本,那都是所有名門世家望之莫及的存在。
而今全國百分之七八十的道路、水利、橋樑、基站等等建設都是由該集團投資承建,霍元商建銀行也由此誕生。
近幾年響應國家政策,霍元集團幾乎承包了周邊國家的所有基建。
現在連港灣投資、跨港建設這種上百億上千億的項目投資都有參與,可見該集團背後的資本有多雄厚。
車廂里一時間寂靜無比,半晌後,潘少帆有些頭疼地丟開平板。
「那我們之前那會兒算得上是得罪他了?」他扭頭問。
孟南枝猶豫:「……應該不算吧?像這樣大家族培養出來的名門之後,一般都是很寬容大量的。」
潘少帆不語,只是眉頭緊鎖。
「而且四九城那些少爺千金們都說霍家大少爺為人端正穩重,待人溫和有禮。」孟南枝安慰道,「咱們在他眼裡就一路人,說不定早就忘了。」
潘少帆一想,那樣的大人物每天日機萬里,哪裡會記得他們這樣的小人物,倒也放心了一些。
雖然說人家「外地佬」確實是不禮貌了,但當時誰知道那是京北那邊來的大人物,還與賀家那位交好。
俗話說不知者無罪。
然而回到潘公館,他看著那燈火輝煌的客廳就預感不秒了。
下車,一步一步走進客廳,雨絲落在臉上都不覺得涼了。
公館寂靜得壓抑,潘老先生潘家榮坐在正前方的單人沙發上,手裡捏著個菸斗,頭也不抬,更沒看進來的人一眼。
而潘大少潘少揚則落座旁邊沙發,大敞雙腿,唇角翹起一絲不懷好意的笑意。
潘少帆眼皮跳了跳,將西裝外套遞給過來的阿姨,乖乖過去蹲在老爺子腳邊:「爸爸,咁夜您都還未瞓嘅。」
潘家榮自認這個二兒子回來至今,最喜歡的就是他親昵地喊爸爸了。
臉色緩和了不少,將手裡的菸斗磕了磕,遞給旁邊候著的傭人,這才抬起眼皮,沉沉問:「你今天幹了什麼你知道嗎?」
潘少帆有眼力見地遞過去一杯水:「就上午港口衝浪,下午去了賀家的酒會,也沒幹什麼……」
「你來說。」潘家榮的目光轉向站在潘少帆身後筆直而沉默的保鏢身上。
孟南枝看了眼潘二少,抿了抿唇角,將一整天的行程報備了。遇到霍家的事一語帶過,雖然沒添油加醋,但也叫潘家榮的臉色又沉了下去。
潘少帆及時補救:「爸,像霍家大少爺那樣的名門之後心胸寬敞著呢,不會跟我們這種小人物的一時失語而計較,您就放心吧。」
而後果斷一指身後的人,大言不慚,「我這保鏢對京北的這些名門之後最了解不過了,對那位霍家大少爺也一樣了解,她說沒事就沒事,您找來的人您還不放心啊?」
孟南枝:「……」
眼皮劇烈一跳,她飛快抬眸看向潘二少的背影。=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