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郡主,蒼鷹送信確實快得很。」馬耀宗一臉驚喜地來稟報:「王府的回信已經來了。」
回信被捲成紙卷,塞在特製的小小竹筒里。
姜韶華也是滿心欣喜,接過竹筒拆開,倒出一個小巧的紙卷展開。果然是沈工正的來信。
工房裡還有三十具新式轅犁,立刻都送來。
「以後郡主在外巡查,送信傳信可就太便捷了。」陳瑾瑜眼睛都亮了,語氣里滿是興奮。
姜韶華笑道:「省了幾日時間,還省去了來回快馬奔波,確實好得很。」
馬耀宗低聲笑道:「現在是定點傳信,說不定,再馴個幾年,蒼鷹還能遠途飛去北方,送信到湯氏糧鋪。郡主今日說的話,晚上就能傳到親衛營的秦統領孟統領耳中。」
姜韶華聽得怦然心動。
大梁官道修建得還算齊整,再偏遠的州郡間也有官道相連。不過,靠著快馬送信,耗時耗力不說,還極大地消耗戰馬。如果能真正建立起一個以蒼鷹為主的傳信通道,這將是前所未有的變革。
此事當然難之又難。姜韶華想了想笑道:「我親自寫封信給李天喜,讓他試一試。」
四日後,五十具新式轅犁送到了舞陰縣。
又過兩日,三十頭耕牛也送來了。
高縣令喜得嘴都要笑歪了。果然臉皮厚好處多多。有了這麼多新式轅犁和耕牛,饑民們開墾荒田也省力多了。
高縣令盤算著要怎麼發放轅犁和耕牛,馬耀宗忍不住提醒道:「這是郡主給饑民們的恩典,以我看,還是郡主親自發放更合適。」
頭腦不夠靈活的高縣令恍然大悟,連連應道:「馬舍人考慮得周全。我這就讓人去饑民村子裡傳口信,讓他們聚在一起,一同叩謝郡主恩典。」
這就對了嘛!
郡主要收攏人心,這可是大好機會。
馬耀宗滿意地去稟報郡主此事。姜韶華一聽便知怎麼回事,隨口笑道:「高縣令一根筋,不夠靈活,是你私下提醒了?」
馬耀宗笑著應道:「什麼都瞞不過郡主的慧眼。」
馬耀宗年歲不大,論辦差事,卻是一等一的靈活,尤其擅長揣摩她的心意行事。
姜韶華失笑,誇讚馬舍人一番。也不必特意選什麼吉日,當日下午,便帶著新式轅犁和耕牛進了饑民村落。
一眾饑民見到簇新的新式轅犁,興奮不已,看到健壯的耕牛後,更是雙目放光。一時情難自禁,激動地湊在一起竊竊私語。
「老天!這真是要給我們的?」
「以前我家中也有木犁,不過,比這新式轅犁笨重多了。聽說南陽郡的新式轅犁,最是輕省好用。」
「快瞧那些耕牛,一頭比一頭健壯。我做夢都盼著能有一頭牛,可惜一直都買不起。真沒想到,逃荒出來,被南陽郡收容。郡主還給我們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