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左邊的兩間交給你們了。」
司徒欣盯著圖一個一個數了一遍,吳山禾點了點本子,「院子交給我吧,整體的大方向還是要你定,我們都是給些具體空間的想法。」
「好!」
司徒欣收好吳山禾畫的草圖,又把每個人負責的部分都記好,「今天白天我們就分頭行動,晚飯後大家還在這裡集合,確認好需求後明天帶著東西去高氏家居確認方案!」
「行!」
「沒問題!」
分工還算順暢,九個嘉賓三兩成對分頭行動。
萬謙和吳山禾一拍即合,徑直走出了小院兒。
兩人的目標是用一天的時間把村子裡的風土人情了解透徹,根據當地的「民風民俗」來搞一個更「Local」的院子。
舒曉藍和林沐語則是選擇在房間裡用AI軟體模擬裝修後的場景再討論可行性,主次臥的使用頻次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重較大,兩個人又是查資料又是請教專家,很是認真。
言瑾和徐歌到廚房一頓商量後,既想保留小院裡的土灶,又想增加一些現代化明廚的優勢,選擇去村里看看其他鄉親們的廚房取取經,也出門去了。
陶一南和高維倒是直接,從進了雜物間開始,兩個人就忙的不停
。
屋主李大哥會一點木工,恰好高維家裡也是相關行業,研究起來倒是仔細,高維提需求,陶一南查資料,兩人配合得默契。
看似每個人都只分到了一個小區域,但裝修事無巨細,每一個細節都是一個難題,仔細研究清楚很耗時間,一上午很快過去了。
中午過了飯點,大家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在村口的小飯館集合。
九個人匆忙地吃完午飯,又抓緊時間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言瑾和徐歌理出了點頭緒,又是畫圖又是搬桌子確認後期可行性;
舒曉藍和林沐語的想法一個接一個,又因為網上的各種「避雷」一個接一個打消,實在吃不準的索性拉上司徒欣一起,三個人輪番辯論;
陶一南和高維很快找到了切入點,高維利用自己的優勢找外援諮詢,進展還算順利;
萬謙和吳山禾走到小溪邊,在溪邊的長椅上坐了下來,這一坐,就是一下午。
直播的畫面再次分成了好幾個分鏡頭,網友們挑感興趣的部分放大觀看,天逐漸黑下來,彈幕里也出現了很多「預言家」:
【這一天絕對浪費,我說的,九個人九個想法,怎麼裝啊?裝出九套房子?】
【包吵架的,你們切到吳山禾和萬爹,看他們在聊啥就知道了,萬爹要在客廳做茶桌,吳山禾要在院子裡搞山水,什麼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