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珮卻遲疑道:「會不會太快了?」
姚章:「不快了。等從阜陽回來,登基大典也結束了,陛下也要親政。不抓緊點,別人可不等我們。」
以前的時候朝廷都是兗州學派的人,武帝的時候不敢塞人,先帝時候就是觀望結果把先帝看沒了。
今上可是從小就茹素,一天天住在山裡,都能有個在昭陽殿靈柩前連著跪坐這麼多天和沒事人一樣的好身體。
真的,看著皇帝好像也不強壯,但就這個能天天給先皇念經的身體素質,真不像是個短命的。
雖然沒什麼接觸,但姚章直覺他肯定能是個活很久,給大晉帶來全新變化的皇帝。
聽他師兄這麼說,曹珮也下了決心,讓弟子們現在就回去收拾行李,明日起跟著姚章出門。
御史中丞的家如此,其他不同職位,今日都進了宣政殿的大臣,回去要麼拜訪別人,要麼接待訪客。
平原侯府。
頭髮花白,老態鐘的穆王孫坐在廊下,閉上眼睛安靜不語。
他身後坐著好幾個人,都是今日在朝堂上的官員,認為劉芍應該按晉律處斬的那一批。
聽完了後輩們的話,穆王孫的眼睛依舊沒有睜開,緊閉的嘴更是一言不發。
所有人該說的話都說完了,也沒等到老師/前輩開口,幾人對視幾眼,也明白了老師的不願摻和的心意,紛紛關注了下穆王孫的身體就告辭了。
等他們都走了,穆王孫才身體顫顫巍巍的起來,旁邊的老僕立刻來扶他,扶著穆王孫慢慢往屋子裡走。
洛京之外,來自東邊和南邊的諸侯王們也正在急速趕往雍都。
夜晚車隊就地休整,齊王第五信之收到了快馬而來的信報,叫上長子第五思定一起來看。
手拿帛布,看之前齊王想想此行目的就是嗤笑一聲:「我那大哥的好兒子,還真是隨了父皇。」
他父皇在大哥去後,幾個兒子誰都不喜,第一個皇帝沒了太子,居然弄出第一個皇太孫來。
他的大侄子沒有兒子,也對幾個年長的叔叔誰都不喜,死前早就擬好了詔書傳給和他同齡的好皇叔。
知道自己父王對大伯耿耿於懷,第五思定也不好說父親的話,一抬頭,就發現自己父王已經打開了帛布,臉色開始不對。
「他第五小白能有這本事?」齊王臉上滿是不可思議,腦子裡不停回憶那個沒什麼存在感的弟弟。
第五思定趕緊接了布帛,等雙眼把上面字符一看,臉色也愈發嚴肅起來。
第14章 祭天
十月初四,不管多遠的諸侯王,也在這一天緊趕慢趕進了洛京。
十月初五,碧空如洗。
一大早,早起的小白打坐到一半,就被童明喊停中斷了。
童明從他五歲以後就跟在他身邊,一向不會幹預他的事情,只是今天要祭宗廟和天地,這樣的大事容不得一點出錯。
小白脫了外面的青色常服,一旁的小黃門立刻接了拿下去,童明和重山親自拿起冕服給他換上。
晉屬金德,尚白色,天子的冕服也是在潔白的絲織物上,用金線繡上日月星辰、山川龍獸等不同的「十二紋章」。
衣服穿好了,另有人給他綰髮戴上冠冕,配上不同玉器裝飾。
和記憶中老家歷史上黑色冕服截然不同的白色冕服,看的小白感覺挺有意思的。他看見他這輩子的爹穿過也看大侄子穿過,自己還是第一回穿上。
每當他覺得陌生的時候,衣服上的十二章紋,頭上的十二旒冕冠,身上的各種不同形制的玉器又讓他熟悉。
這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在他記憶逐漸恢復以後,已經經歷了十多年了。
等童明提醒他已整裝完畢要去宗廟了,他回神一動,身上的玉佩就叮咚作響。
靠著在修仙界的多年生活經歷和年少時的仙君夢想,儀態氣質這塊小白一直拿捏得死死,讓曾經五歲的大侄子也深信不疑他真能修道成仙。
現在換上一整套冕服,雖然在外人眼裡他的舉止挑不出錯,但是累贅的玉佩和遮住眼睛的旒珠挺讓他不習慣的。
算了,忍一忍,修道之人什麼都要嘗試,今天過了就不會穿這身衣服了。
皇帝登基要祭拜天地人,人指的就是祖先。
小白記憶中,家裡的也有祭拜,過年祭廟,冬至祭天,夏至祭地,順序是先拜天地再拜人,但是這裡的順序是人、地,最後天。
年齡都沒有十八的青年穿著白色金紋的十二章服,頭戴十二旒冕冠,踩著石階正中央走上宗廟大殿。
群臣走在他的身後,安靜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