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的事情講完就是開會,其實上次會開完了以後也沒有什麼大事,有事的部門說點事,沒事的都是閉嘴。
基本沒什麼事,大家匯報完就散會了,不過這次難得丞相沒走,李理也沒走。
想回去的小白:「公孫丞相和李奉常是還有什麼事嗎?」
「臣確實有事起奏。」李理真有事,這事和皇帝有點關係,說私密也私密,所以他一時有些躊躇。
小白頷首:「公孫丞相又不是什麼別人,李卿但說無妨。」
今天本來有被皇帝氣到了的公孫弘心裡舒服不少,他和皇帝熟也沒有很熟,但是皇帝上來就很信任他,也不瞎折騰,還沒有耽溺於什麼不良習慣,現在明顯李理有事也不避著自己。
老丞相欣慰,先皇遺詔上夸的,還是有那麼點真實。
皇帝都不介意,李理也就說了:「昨日臣府上有人拜訪,是思明太后的表侄兒。」
公孫弘和小白都明白他是要說什麼了。
思明太后,就是小白登基以後,官員擬定的給皇帝生母的追封諡。
順便一提,給大侄子的諡號是閔,慈仁不壽曰閔,他在位時間不到兩年,幹的事情還是太少了,連廟號都沒有一個。
思明太后原是以前東邊齊國的公主,國家沒了,兄弟也都成了普通貴族被遷到別的地方居住。
這時候的政治還都是貴族政治,通婚百年大家都是親戚,也都想統一諸國,晉贏了也沒對其他人怎麼樣,反抗特別頑固的殺掉,樂意轉變態度做大晉人的就把他們放到別的地方遷個家。
成王敗寇,大家居然都挺君子,不服的反抗到死,服的乖乖聽話,和平的讓小白都覺得是科幻故事,深感家裡的大秦真是遇人不淑。
所以這個去拜訪思明太后的表侄,應該是娘家要要點面子,沒直接自己過來找的代言人。
李理和公孫弘能理解,只是個不受寵的皇子或者梁王時候,沒了思明太后的聯繫,娘家人又遠在外邊,沒感情不聯繫很正常。
但是小白登基就不一樣了,那不過來問候一下都是不敬皇帝。
小白:「直接讓他過兩日來玄雍宮吧。」
他生下來生母就沒了,生母娘家遠在燕地,之前雙方都沒想起對方,現在對方想起來了,這就總得看一看。
第34章 丞相
李理彎腰行禮:「是,臣回去就告訴他。那陛下、丞相,臣就先告退了。」
等他識趣的先走了, 宣政殿就只剩下了公孫弘一個老人對著皇帝,還有周圍的一些宮人。
公孫弘在猶豫,他本來只是想問一問豆腐的事,但是一來就先和皇帝關於衣冠問題有了爭議,方才李理說到思明太后的事,又讓他腦子在想這事情。
小白溫和微笑:「丞相是國之棟樑,無論是武帝還是先帝都信任丞相,吾亦是。公孫丞相盡可直言。」
聽見皇帝特意換了孤,用回自稱,公孫弘也很感慨。
他能碰上武帝一個雄才大略的英主已經是人生幸事,閔帝也敬重他,現在的陛下依然也願意尊敬他。
「陛下是太皇太后養子,向來也禮遇太皇太后,孝心可鑑。思明太后是陛下的母親,昔日的齊國早已宗廟都沒了,陛下若要善待,也不會壞什麼規矩。」
皇帝目前為止給公孫弘的印象,都是沒有必要不會主動做什麼。
畢竟祭完天還沒有半個月呢,今天也就開了第二次朝會,不管做皇帝還是處理朝政都是新手,思來想去,他還是和皇帝提了一嘴這個事。
想封母族的話,問題不大,善待親戚這也是大家的老傳統了,陛下您在這個事情上不必有顧慮,封的太過分了我們也會勸阻你的。
「吾知曉了。天氣漸冷,丞相也要照顧身體,童明,把新做的桂花蜜茶為丞相端來。」
現在是十月,正是金桂飄香的時候,玄雍宮沒種,但是北嶺山上是有桂樹的,在搞土窯的時候小白順便讓人收集了點,烘乾了帶回來,水燒開了倒上再加上點蜂蜜也就是個甜飲了。
童明本來就帶著,麻溜的讓兩個太監去搬一張案桌,他去偏殿端上銅壺,給公孫弘倒上。
鼻尖傳來濃郁的桂花香氣,公孫弘一低頭,琥珀色的液體裡還在蕩漾著波紋。
端起來喝上一口,桂花的芳香和蜜水的香甜完美結合在一起,不是很甜的飲品喝完感覺齒頰留香,但是一碗就夠潤個喉。
是錯覺嗎,怎麼感覺每次皇帝給他的東西都特別開胃。
童明也要來為皇帝倒上一碗,小白抬手一擋:「給公孫丞相續上。」
公孫弘有點不太好意思,老人家放下碗,正經道:「陛下,臣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