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帶著車騎將軍王歸,還有之前一起同行的左將軍張巍、柳珀,加上劉德和其他部下以及匈奴人和士兵們,浩浩蕩蕩順著匈奴來時的路往東北而去,穿了衛國,直奔燕國王都——薊州。
小白冬至祭天后的第二天出發來的河南地,日夜兼程幾天幾夜,又在五原城待了七八天,被圍在白登山兩天,這時候已經日子到了十一月中旬了。
等到他們率著騎兵要一路趕了薊州,少說也需要個7-10天。
王歸到底是車騎將軍,年輕時候跟著太尉征戰諸國的,現在人到壯年,記憶好得很,在前頭領著路別提多准了。
有他在,行軍路線怎麼規劃,在外駐紮在哪兒,下一個補給城市又在哪兒,都規劃的井井有條。
這次他們都是輕裝上陣,沒帶補給大軍,就五千晉人騎兵加三千匈奴騎兵,每次都掐點進城補給。
柳珀領著晉軍給匈奴人掐著點分了口糧,用匈奴話說道:「今天先在外面安營紮寨,明早進城。」
平時指揮匈奴人都是小白用匈奴語命令的,柳珀也很上進,主動混進匈奴人里,一路上學會了匈奴話,主動幫小白分憂,接過了來管理這群匈奴人的活。
不是他擅弄權,也不是他想進步,實在是他見不得天子說胡人話指揮胡人。
這群匈奴人被自己的首領連人帶馬都給了晉人,說不慌張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接連墜落的天星早就把他們嚇怕了。
連最厲害的單于都和晉人言和走了,左屠耆都把他們作為賠禮送給晉人,按照規矩,現在皇帝就是他們的主人。
晉人皇帝沒有對他們做什麼,只是收繳了他們的馬拿去分了,把他們這些族人分開,點了三千人一起天天騎馬趕路。
沒多久等柳珀學會了匈奴語,就是他來管理三千匈奴人,也是從柳珀嘴裡,他們知道了晉人皇帝是天子,天的孩子,那些降落的星星就是因為他們對皇帝不敬,老天降下來的懲罰。
對天星有了嚴重心理陰影的士兵們從此看皇帝的眼神都不一樣了,之前是慌張害怕,現在又多了一點虔誠的敬畏。
發現這一點的小白:無所謂了,搞崇拜能讓他們老實安分一點,那就隨便柳珀去搞吧。
待在晉人軍隊裡的日子,其實也比匈奴人想的好得多。
首先,他們並沒有被晉人直接當做奴隸使喚,雖然現在還是作為士兵要上前,但這一點來看和之前的生活區別並不大。
其次,雖然晉人對他們匈奴人明顯排斥,但是急行路上人數有限,又每天趕路忙的緊,沒出現什麼他們被針對的事情。
第三,是跟著晉軍,他們第一次進入到晉人城池,知道了裡面到底什麼樣子。
第56章 匈奴兵
之前在中原的北邊,一直都是東胡人一家獨大,他們匈奴人也是只能在東胡人里求生存。
後來他們慢慢的人口多了,在額爾特單于的帶領下,時不時就去西域搶了財寶糧食,那原本在西域獨大的烏孫趕的只剩西邊一塊地,又去東邊把東胡壓到東邊一點地。
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他們也聽東胡說過南邊有好幾個國家,都是中原人的地盤,現在變成一個晉了。
東胡嘴裡,晉實力強大,人們會修建高大的房子,種出好吃的糧食,織漂亮的絲綢,但同時他們也實力強大,很難搶了就跑。
今年也是第一次,他們匈奴試著南下去晉搶點東西。
但是趕東胡去打頭陣,東胡輸了,他們單于帶著大軍圍住晉人皇帝,更是遭遇了天罰。
現在這三千匈奴騎兵,還是第一次,進到晉人的城市裡面。
就和東胡人說的一樣,他們住著高大漂亮的房屋,而不是破舊的氈帳;大家身上都穿著不知道什麼材質的衣服,沒有圍著皮毛;他們定居在土地上,不需要逐水草而居。
跟著晉人,他們看到了晉的城池內部都是什麼模樣,也吃到了晉人分給他們的糧食。
晉人吃的主要是粟米,急行路上,吃的都是炒好的乾糧,正常的士兵一天能被分到四升米。
急行路上帶的糧食有限,好在上面將軍王歸把控的及時,能保證在糧食吃完前就趕到下一個城池。
匈奴人也是吃穀物的,粟他們也會吃,但是更多時候適合其他各種穀物一起食用,他們現在也還沒有耕種的習慣,只有遊牧和採集。
在得到乾糧的時候,他們自然享受不到晉人騎兵的待遇,但是也能被分到一半以上的糧食,以及肉乾。
是的,他們真的還在乎這些手上被分到的肉乾。
他們這些匈奴人,能吃肉的時候其實並不多,日常蛋白質的補充更多是把羊奶、牛奶等做成奶製品後保存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