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糧只是個代稱,燕王對下收的不止是糧食,還包括糧食、薪柴、布匹、鹽池、飛禽鳥獸、金銀礦產以及百姓勞動力這些境內所有產出。
漁陽這窮縣收上來的錢糧,中間環節直接扣下一半給第五潛魚。武陽郡那些地方的錢糧比較難算,因為給燕王的帳單上只有交上來的總量。
哪怕這個總額小白看一眼都覺得水分很大,但到底下面田地礦產的總量多少,他們又是對下面收多少,都還是不清楚是。
明面上,他們就是收了百姓1/10的稅,交給燕王,這些裡面燕王交1/10給洛京。
地方當然還是會私下裡多收點留一些備用,也算是他們的默認行為。今天來一趟湊了上交給燕王稅額的十分之一二左右,好像在表示他們把郡縣裡預留的物資都送過來了,忠心可嘉。
借用某個道長的話,燕王這蠢哥哥的錢,他們都不知道拿了多少,分了燕王可能一半都沒有,難道還要小白感謝他們嗎?
「打發他們回去,薊州要幹的事情還有很多,別讓他們在薊州待。」小白眼神一冷。
又吩咐楊頌:「楊公,你去牢獄裡再和那些罪臣說說話,看看能不能問到燕國境內大小家族的情報。」
楊頌彎腰行禮,接了差事。
他已經預見到了燕國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情,皇帝不止是要安撫薊州百姓,燕國其他地方,他也要在回京前一併處理了。
第81章 農具二
皇帝想要對薊州,對燕國做出的改變,暫時在薊州的百姓們還無從得知。
儘管有了新的糧食,又能夠分走一部分人安置回鄉,但是現在小白有了新的計劃,又有點想讓他們再留幾天了。
現在天氣還沒那麼冷,冬天了也沒什麼農活,待在這裡一天還能多蹭一天的飯,百姓們也沒有鬧著要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上孩子們熱熱鬧鬧的唱完時令九九歌和乘法口訣,大家就發現每個村子裡都被找出了一兩個人,點出來去跟著那些木匠師傅做活。
木匠是個看上去簡單,但技術一般都私人保密的職業。被找出來的那些人又能有一點工錢,還能跟著看木匠們怎麼做活,在大家看來,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又羨慕又好奇的人就也上去圍觀,發現無人阻止後,沒有被王歸挑出來幹活的人紛紛都圍了上去看熱鬧。
昨天在皇帝面前還動作緊張的木匠們,今天已經大家就都遊刃有餘了,輪子、木隔、木板,按照他們自己不同的習慣,很快他們就各自做出了零部件,依次拼出來了小推車。
第一批獨輪車的時候,被挑上去的幸運村民還是旁觀,偶爾遞個東西打下手的程度,但是等到開始做第二批,木匠師傅們就說了,自己看著學,第三批他們自己就要上手做,做出來的合格車子,陛下獎勵他們能夠自己拿走。
被挑上的短期學徒和圍觀百姓們震驚了,又能學手藝,又能不用自己找材料,做出來的車子還能歸自己,這是什麼他們一輩子都沒遇上過的好事。
木匠師傅們看他們高興傻了,也不多說什麼,就只是言辭讓他們好好學。
木匠們能理解他們的興奮,因為這確實是難得一遇的大好事。
他們願意教這些村民,一是皇帝的命令,二來車子是皇帝設計的,智慧財產權不歸他們,三來是皇帝只要他們學會怎麼做這個就好,不需要木匠們教別的。
那木匠們就懂了,他們家傳的學問不需要教,只要教一些基礎的木工活,讓他們會做這個簡單的小推車就好了。
不耽誤自己未來的權益,還能有陛下額外賞的金銀,他們也就不介意今天好好教教這些村民。
於是木匠們昨天還大晚上聚在一起討論了,定下了一個給村民們的獨輪小推車速成教學方式。
第一批,他們親自動手做,帶著村民們看一遍,第二批還是木匠們動手,但是會開始講解零部件和製作過程注意要點,第三批讓他們自己動手做,但是木匠們也會在旁邊盯著,有哪裡不會及時點出來。
陛下大方賜予的木頭,不是讓這些百姓隨意糟蹋的。機會寶貴,他們不行就下去,木匠們沒那個時間讓他們慢慢學。
好在這樣的機會,所有人都覺得難得,尤其是被選上的那些,還是有意無意挑選的家裡勞力較少的那種。
生存的焦慮一直壓迫著,誰也不是蠢貨,都清楚這次機會到底意味著什麼。就是不清楚,看看圍在外面鄉人們羨慕的表情,也該知道一二, 各個都是卯足了勁認真學。
等到中午小白來看的時候,第三批學徒們做的車子就是輪子和車板拼湊緊密度上差上一點,但也是個能推著動起來的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