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生小牛我不知道,但是能把牛養多的,牛越多,還可以找官府討賞,小牛出生一年無病無災的,就能找郡守領東西,要錢、要糧、要肉或者要犁和打穀機什麼的都行……」
這個政令是百姓們有生以來知道的內容最詳細的政令,並且內容對他們好到都不真實。後面知道這個政令是皇帝憐憫薊州百姓可憐才會有的,大家這才相信。
旦又把怎麼預定,怎麼和官府貸款,還有後面還會有人教他們養牛的事,都和他們說的一清二楚。
「我是想養頭牛,也想要新犁,但是貸兩個,我怕還不上啊……」
「你傻嗎,那就買牛。我們村的甘田不也被選上去和木匠學手藝了嗎,他回來你托他做犁,再有頭牛,這不就行了。」
「可是犁哪有那麼好做,托他做就不花錢了嗎?」
「托他做,都是鄉里人,不需要還利息啊。」
「那我倒是想托他給我做那個推車。」
「他們做的那個推車,聽說他們自己都能拿走一台呢,甘田明天就是要推著車子回家去……」
有人還是會害怕,有人猶豫不決,也總有人想要試一試。
好幾萬人呢,出個幾百幾千想要試一試的不奇怪,所以牛是最先被訂完的。
農具都是百姓們親自上手試過的,大家很清楚這有多好用,大家財力有限,基本第一選擇,都是選擇了曲轅犁。
因為旦告訴他們,這個政令不止是這段時間才實施,只要楊頌郡守在,政令都會繼續下去。今年買不起,以後也不想找官府借貸,那可以種出穀子了,或者收上桑麻,拿去官府賣,換錢了再去找官府買。
在旦沙啞的聲音中,關於鄉人們可以怎麼做的各種方式,他都毫無保留的告訴大家。
他告訴了大家,這次回鄉,陛下會派人跟他們一起回去,重新統計他們的田地數量,以後交賦稅雖然還是按照田地肥沃來交,但是會重新計算五年內的土地產量,取個平均值。
官兵們會把平均值告訴他們,不會再和以前那樣,就按照最高產量去交稅。
見大家似乎還奇怪著,他拿出大家這段時間都有唱的《九九歌》,以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了大家平均值是怎麼算。
總之,就是比以前會交的糧食更少些了。
-
小劇場
太子讚嘆:小白定能做個寬仁之君
武帝不能理解:他安撫百姓會需要這樣的寬仁嗎?他不會也是溧陽學派的吧,做了君王還認為民比君貴,我們第五家還有這樣的人?
奄奄一息的第五潛魚:強烈建議把第五小白開除宗籍
求定一腳上去把他的頭踩扁:畢竟小叔叔是天選之君
第86章 洛京來人
來到薊州的第十一天,洛京的人也北上到了薊州。
「臣姚章,拜見陛下!」風塵僕僕,離小白還有一長段距離,就從馬上下來的中年男人對著小白彎腰長揖。
兩個月前,才去阜陽縣出差回來的御史中丞姚章,又一次領了出差的任務,帶著丞相與御史大夫發的詔令、幾名御史府的屬官並一隊人馬,到了薊州。
只是雖然他也心急,他們也到底不是騎兵,身體素質沒有好到能日夜兼程的騎馬趕路,等到了的時候,薊州的情況已經基本穩定了。
「姚卿請起吧,」小白抬手介紹道:「這位是楊頌,孤新任命的薊州郡守。姚卿來了,正好也可以和楊卿聊聊,回了洛京這事也要和公孫丞相知會一聲。」
順著天子的目光,姚章看見了一位衣著沒有十分華麗,頭髮鬍子花白,臉上也有了不少皺紋,應當已經年過半百的老人。
「頌見過御史中丞。」
他站起來猶如青松,笑起來溫柔和煦,行的禮儀也分毫不差。
姚章的品級,自然是不用同他回禮的,因此他只是禮貌微笑。
關於一個籍籍無名的老人,居然一躍而上在皇帝面前得了郡守的官職,這事兒姚章雖然驚奇,但沒那麼在意。
他在意的,是:「陛下,薊州郡守是?」
薊州是燕地的首都,燕地本來兩個大郡,燕王就藩後武陽仍在,但薊州作為燕國之都,所轄所有人地都是燕王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