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朱平十分贊同李理的想法,他只是個御史大夫而已,丞相才是百官之首。
太尉劉奉作為直面七星降下的當事人,拒絕了百官的期盼:陛下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公孫弘不負所望,疑惑的眼神看向皇帝,就是完全沒有了上次朝會上那樣的痛心疾首。
「陛下,為何今日不穿祭服?」
他也覺得皇帝不是個任性的人,所以這麼做一定有他的理由,那就把理由都說出來給大傢伙聽聽吧,陛下。
小白坦然和老丞相對視:「穿紅過年能驅邪避害、吉祥好運。」
主要是在這裡過年沒有華仔的祝髮財,沒好運來也就算了,紅色要是都沒有,那在他這裡就不能是過年!
丞相信了:「那臣回去也換上紅衣。」
百官們也信了,因為他們都覺得這方面得聽皇帝的,沒人比他更懂神秘。
小白沉吟片刻:「也不用如此,諸卿照著往昔來即可,只是孤習慣了這般過年。」
紅色過年只是他一定需要的標準配置,好的紅色難得,他沒想這方面帶頭搞奢侈。
百官心想,在沒這規矩的晉,你以前經常一個人偷偷過年穿紅是嗎,還一穿就穿這麼多年。
怪不得你做皇帝了,這不就是好運吉祥了!
李理安慰皇帝:「陛下不要擔心會壞了規矩,只是我等自行穿紅而已,也不是人人都穿。」
別怕推廣,能穿得起紅衣的才幾個人啊,這一點都不勞民傷財,我們一定回去就穿!
御史大夫也思索著:「那,臣回去也讓家人都換上紅衣。」
小白想起了御史大夫的年齡,建議到:「朱卿馬上也要四十八了,十二年一遇的屬相年也可以多穿紅色,趨吉避凶,消災免禍。」
別看他修仙了,但是在十二歲那年,也還是習慣性的給自己換了個紅衣服,並且在大侄子十二歲那年給他也安排上了一些紅色的東西。
一開始,皇太孫第五求定是不太信的,因為晉就沒有穿紅能好運的說法,他本人也不愛穿紅,嫌刺眼。
但是巧合的,他發現好像身上有紅的時候,他確實比較正常,身上沒紅了,平地也能摔,於是也開始天天身上帶點紅色配飾,加入了小白本命年穿紅的隊伍。
馬上也快要三十六、四十八到本命年的人心裡一驚,立刻就把這話記下,決定這紅衣還是先不穿了,那時候再穿,攢點好運。
解決完了著裝問題,小白神清氣爽,他現在可算是給自己爭取到了穿衣自由了,行,祭祀吧。
祭臘八、祭百種,所有有助於農業生產的大神小神都要祭個遍,報答神明們在過去一年的幫助,也希望來年這些農神能再給予幫助,祈禱來年能夠豐收。
除了農神,還要祭門、戶、井、灶,中這五神,都是和農業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神。
雖然小白已經確定這世界只有天道,有沒有神明不好說,總之他祭拜的很認真。
畢竟見什麼廟都進去拜拜,這可是老家的老傳統了。
領著群臣拜完了所有神明,又要來拜祖先了。
太廟裡武帝往前的是晉國曾經的公、王,武帝開始才是皇帝,然後最近的是大侄子閔帝。
祚肉、酒水這些東西都按周禮的老規矩擺上,但是大家眼睜睜看見所有東西都擺好以後,皇帝親自從禮官手裡又拿出了一些東西,擺在閔帝的牌位下面。
金、銀、銅錢,還有好幾樣豆腐做菜。
嗯?這是幹嘛?
這次在百官有疑問前,小白就先開口解釋:「半月前,求定下葬孤在外未回,有賴諸公操持,現在過年,孤作為叔叔,也想給求定送些東西。」
過年了,該給娃發點壓歲錢了,讓他吃點好的了,不過明年開始,直接消費升級給他燒紙錢。
官員們互相對視,完了默契低頭。
陛下你是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百官們不懷疑皇帝目的,就是這個行為……想送東西可以給墓里埋一點的,沒聽說過是過年祭廟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