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2 / 2)

「楚國江夏人士瞿東辰,拜見陛下。」

他聲音有些大,嗓子也有些緊,殿內殿外的人都把他這第一句介紹聽得清楚。

小白仔細看了,眼前的一號是個這時代標準成年男性士人的打扮,束髮戴頭巾,衣服不論新舊顏色,至少沒有補丁,都是廣袖。

號碼牌他讓人按照來的先後順序發的,因為丞相他們不放心都要來看一看,就只發三百,不然他的體力在這,一天全見完了都沒事。

第一批來了洛京的各地士人加起來能有兩千人了,雖然還比不上母校廣場上校招的學生多,但這個時代本來知識分子就不多,就算他招的不止是會讀書的,那也還交通不便,能來個兩千人已經算可以了。

「瞿東辰,你起身說話。詩、書、禮、樂、射、數、農,天文、地質、能工巧匠、治病救人、帶兵打仗,能言善辯……這些你覺得自己擅長什麼?」

小白放大聲音,以保證殿外的後面的人也都能聽得見,給他們打個樣。

瞿東辰雙手垂落在身體兩側,看上去放鬆了一些,但仍舊緊著的嗓音暴露了他,「草民六藝皆通,自認禮學的最好。」

學禮,認字是基礎,所學內容除了不同階級禮儀細節,還有禮制的討論意見,禮儀意義與作用的辯論,中間還夾雜著一些歷史典故,到了現在還加入國家行政機構設官分職的制度。

能學禮,就說明一個人出身足夠,也難怪他三四十也要從江夏跑來洛京,學這個在地方做吏誰都不甘心,做官只能來求皇帝。

坐在靠背椅上的面試主官兼頂頭boss的小白看看左右:「五分鐘之內,諸卿考一考他吧。」

這我不會,你們來考。

關於分鐘,小白是和太史局、扶仙宮以及自己在的玄雍宮先用上這個時間單位,皇帝親信們也被迫知道。

等後面他的大鐘樓做出來了,那就不用擔心聽得聽不懂了。

太史令很隨意的先開口問道:「有人說周禮盡矣,你如何看待。」

只會禮,那這不是他太史局要的人才,項景給了個題看他怎麼辯,反正如果一般的話,管禮儀的奉常是不缺人的。

然後項景眼神看向李理——你作為一國奉常,陛下從前的老師,怎麼教導陛下的,連個禮的問題他都問不出來?

李理冷漠回視,我都教了,陛下不學能怪我嗎,他能知道守孝的規矩你就謝天謝地吧。

殿內皇帝的提問,瞿東辰的擅禮,以及項景的論題,殿外靠得近的大家都聽得一清二楚,聽不清的就向前方詢問,大家用很小聲的氣聲交流,嗡嗡的,雖然有些失禮,但是不吵人。

裡面瞿東辰的回答是晉就是周的正統,只要晉在周禮一直不曾消亡,然後引經據典論證他的論點,外面站的近的人紛紛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要怎麼回答。

不對,他們也不擅禮,想想裡面皇帝與百官會問自己什麼問題吧。

瞿東辰不知道五分鐘是什麼,但知道後面還有299個人,諸公時間有限,他只要不出錯的快速辯完就可以。

等他停下嘴,奉常牌子後的老人對著他溫和一笑,讓瞿東辰心裡忐忑。

李理對著小白小聲道:「禮確實學的還可,可惜臣這兒實在不缺下官。」

小白想想瞿東辰標準落魄小貴族的身份以及這人是一號,決定還是給個機會:「孤有意改進現在的字,你願不願意加入進來?」

除了丞相公孫弘,其他官員紛紛眼神從瞿東辰身上挪到小白那兒:改字?

「嗯?孤沒有和諸卿說嗎?」小白若無其事,「字傳至現在也有了三次變革,孤準備順應天意,再變第四次。丞相已經寫信邀請大晉各地的諸位大賢前來洛京,共議此事。

除了改字,孤還準備編纂關於字的演變發展以及字義字音的字典。」

看看跟沒事人一樣,確實知道皇帝這想法的公孫弘,朱平感覺自己人都麻了:「陛下,這字是非改不可嗎?」

公孫弘,你老小子上次只和我說缺人,但是會慢慢增員,怎麼一下子忽然就要改字了?

「只不過是順應天意,化繁為簡而已,類似這種。」小白提筆,寫了個周小篆的兩句詩,又直接寫了同樣詩句的簡體字,舉起來給他們看。

坐一排桌上的大臣,還有站在前方的瞿東辰都看了個仔細,上面是好看但是比劃更多的篆書,下面是筆畫少的新字。

大臣們看著一眼就能認得清的簡體字,心裡總感覺皇帝已經把字要怎麼簡化都想的好好的了。

行吧,陛下都說「順應天意」了,那我們還能說什麼。

面對諸公看來的視線,瞿東辰一句「我願意」脫口而出。

最新小说: 我,日漸滿級 拯救虐文的另種方式 再刻薄嘴也是軟的 《群星间迷航之花[ABO NPH]》 《血蝴蝶【骨科】》 模拟人生情欲之神 我有三個霸總哥哥 [綜漫] 及川前輩,請幫幫我 [綜漫] 瓦利亞雲守今天也不想回家 誤把長公主當外室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