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1 / 2)

現在有了這口能大量產鹽的鹽井,並且魯氏子弟還會繼續在蜀地其他小鹽井架起鹽場,本地蜀民也總算是能夠不用在吃商人從外運回來的鹽,並且這些鹽產量足夠多之後,還能往外賣去,給蜀人帶來財富。

能在有生之年看見這鹽,楊珺的心愿已經了了大半,接下來只剩下另一件壓在他心頭的大事。

熱熱鬧鬧的晚宴過去,第二日一早,楊珺就到了鹽場裡皇帝的居所前,等著他打坐結束。

小白感受到他的氣息,閉著眼睛道:「你是來談蜀地鹽政?」

從前的鹽井才能煮多少鹽,而現在有了整套深井鑽鹽技術,提取技術和效率大大提高,未來蜀中的鹽呈井噴式增長已經是可預見的,大量的鹽要怎麼處理,也是朝廷需要考慮的。

楊珺恭敬的舉起雙臂,彎下腰,「蜀民缺鹽已久,朝齏暮鹽都做不到,臣知陛下愛民,望陛下憐惜蜀民。」

皇帝不是那種窮奢極欲的暴君,但這麼多的鹽,洛京諸公會如何處理,楊珺不敢賭。

於是他獨自在沒什麼人打擾皇帝打坐的清晨來找皇帝,就是不希望皇帝會生出被他逼諫的惡感,從而惡了蜀民。

「蜀地的鹽,只能蜀郡府衙來管。蜀地有鹽,蜀民都吃上便宜的鹽是理所應當,怎麼把這些鹽分到蜀民手中,你是如何想的?」

小白也想過要如何處理這些鹽。

讓全天下都吃上蜀地的精鹽,產量就算夠了,這個時代的交通條件受限,各地鹽價統一真不是目前的大晉朝廷能調控的,但可以官府統一調配,努力壓價。

楊珺答道:「臣想以蜀郡之力,產出的鹽按定量調配各縣,算好價錢,每斤五至十錢左右。」

5-10錢,對普通百姓來說也是個不算很低的價格了,但煮鹽也有成本,買鹽掙到的錢楊珺也要填補把鹽送至各地的成本。

小白:「蜀地可以如此。等以後蜀地鹽井都開出來了,算好一年鹽產量,除了供給蜀地的,剩下的鹽會運往大晉各郡縣,大晉百姓都不應該再高價吃鹽了。

若是蜀人想往外販,需憑鹽引。一張鹽引一百斤鹽,量多少,給什麼人你看著辦。若有私人鹽井,按照他們現在的出鹽的產量,以後給他們三倍量的鹽引,把鹽井收回,著魯氏去升級鹽場。

他們不想在大晉虧的話,就往南邊百越之地賣。」

蜀地以後鹽多了,小白要做的自然是先讓大晉百姓都吃上鹽,而那之後,晉也該往南探一探了。

小白同意楊珺的鹽政計劃,在楊珺的意料之內;小白甚至想讓這個計劃惠及整個大晉百姓,這樣的膽魄和對百姓的愛惜楊珺也毫不意外;但聽到對蜀地鹽商未來的安排時,低著頭的楊珺眼皮子一搭,眼珠朝上微微轉動。

他知道皇帝在雲中大敗匈奴之事,卻沒想到皇帝心裡還裝著百越之地。

如果見過皇帝畫地圖的仝拾在這裡,他絕對會告訴楊珺,皇帝看現在大晉的地圖不爽很久了。

他謹慎的問道:「陛下是要拉攏百越之地嗎?」

小白:「先讓南邊百越諸國都離不開大晉。若有鹽商能做到這個點,你奏報與孤,孤親封他為大晉特使,賜寶劍、綬帶、符節。如有大才,日後你可上薦洛京。」

「臣明白了。」楊珺心想,看樣子不是拉攏,就是要拿下百越之地。

雖然他目前只想有生之年把蜀地管好,沒那個精力再操心南邊的事了,但皇帝連未來鹽引「怎麼發,發給誰」這麼大的權力都給他了,這把鹽賣去百越的事,他也必須為陛下仔細籌謀。

「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奏,」深吸口氣,楊珺從衣襟里取出一份帛書,雙手呈上前,「望陛下親啟。」

這是壓在楊珺心頭好幾年的大事。幾年前他就想給洛京奏報此事,但先是武帝駕崩,想著等新帝繼位處理完手裡雜事,穩兩年他再上奏,結果新帝又崩了。

在他都猶猶豫豫認為這事不合時宜的時候,小白自己到了蜀地,目睹他一月以來對下對民的態度後,趁著自己還活著,楊珺知道這事不能再拖了。

小白回頭,發現楊珺還一直彎著腰,他拿了帛書,道:「楊珺,起身吧。」

拿了拿,沒拿動。

楊珺不言,也不肯挺起身子,雙手緊握摺疊的帛書,對著小白慢慢展開。

小白:「……」

我是不是要準備一下王負劍?

隨著帛書帛書,小白垂下眼睛。

沒有匕首利刃,但帛書上的內容讓小白少見的出現驚詫之情。

帛書里半邊是文字,半邊是圖紙。

圖紙上畫著的是岷江和周圍城鎮,還列著各個江口枯水期和豐水期的水位;而文字部分,是楊珺因地制宜,利用特殊地形,想要在這裡新修一處大型水利設施來減少蜀郡平原水患的計劃。

這份帛書上的工程計劃,在小白家裡,有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江堰。

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人,但在相同文化脈絡之下,總會有人站出來,為百姓解決這個煩惱。

最新小说: 我,日漸滿級 拯救虐文的另種方式 再刻薄嘴也是軟的 《群星间迷航之花[ABO NPH]》 《血蝴蝶【骨科】》 模拟人生情欲之神 我有三個霸總哥哥 [綜漫] 及川前輩,請幫幫我 [綜漫] 瓦利亞雲守今天也不想回家 誤把長公主當外室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