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城外,郡守楊珺、郡丞卓英領著蜀郡官吏給皇帝送行。
「陛下快馬回京,路上莫要勞累。蜀郡雖不如洛京富庶,也還有一二特產……」看著小白,楊珺很是不舍。
皇帝在蜀郡不給人添麻煩,幾乎就沒消耗什麼蜀郡人力,還給權給人,英明果決,靠譜極了。但蜀郡只是他天下的一部分,楊珺知道其他地方同樣需要皇帝。
「楊愛卿放心,孤心中有數,」一扭頭看見楊珺夫人給他裝東西呢,小白差點尖叫,「夫人,已經夠了,東西夠多了!」
小白從自貢來蜀郡的這幾天,已經和郡守夫人季止很熟悉了。
一想到初次拜見那天身著麻衣的皇帝,季止都眼前一黑,當天晚上私下裡就把楊珺數落了個遍。
陛下自己說他穿衣隨便,你就真的讓他隨便穿了,心大不是這麼個大法!
她沒有質疑皇帝任何出格之處,只是默默給小白裁了幾身衣裳,尺寸合適,方便行動又不會太招眼。
她也帶著孩子來給小白送行,指揮他們給馬上裝乾糧和特產,幾個不太重的包袱里都是她準備的衣服,給小白替換的。
楊珺也笑了道:「幾件衣服也不重,都是蜀地特色織錦。是臣之前沒有想到這些,還要請陛下勿怪呢。」
小白看看那兩個大包袱的衣服,行吧,也不重。
來的時候人不少,走的時候卻不多。大部分的魯氏子弟都留了在這裡,他們除了要繼續盯著鹽井,還要協助楊珺進行水壩建設工作。
所以回去的時候,小白身邊就是張巍、陳冬和其他二十來個年輕護衛,沒了輜重,可以騎馬輕裝騎行。
看著城門外騎在馬上集結好的同僚,柳珀也想進去,但是張巍趕了出來。
張巍笑眯眯道:「蜀郡鹽政,你在蜀郡好好的,護送陛下回京的任務就不勞你操心了。」
柳珀:「……」
要不是鹽真的很重要,陛下給我的是重任,我是真的想和你們一起回洛京。
聽著皇帝走前還在那兒和郡守交代讓他保重身體,其他蜀郡小官吏們自豪楊珺被天子重視,一抬頭就看見天子走到了他們跟前。
「楊珺有大才,也離不開你們協助。日後有要務楊珺不好意思往京中奏報的,你們儘管去找柳珀。」
和張巍搶馬玩也耳聽八方的柳珀立刻回應:「陛下放心,臣有什麼一二肯定給您上奏。」
小白:「小事自行決斷,拿不定的去找楊珺和卓英。卓英,楊珺修壩的時候,蜀郡內務就交給你了,還有……」
小白特意多和卓英說了一句,讓他注意好火藥保存,卓英鄭重點頭,二人默契的交換了個眼神。
旁聽的小官吏們:什麼時候卓英這郡丞都和陛下有著默契了?
「柳珀、楊珺,你們忙著蜀地內務也別忘了給孤找尋良才。若有賢能之人,不論是否白身,記得舉薦他來洛京。」
最後走之前,小白當著蜀郡大小官吏的面,拿出自己的兩儀劍,遞給柳珀。
「孤把自己的兩儀劍賜你,拔出此劍,如孤親臨。遇上等不及奏請洛京之事,允你便宜行事,按法誅奸贓,有先斬後奏之權。」
蜀郡要做的事太多了,必須要上下一心配合楊珺他們來共同完成,半點不能亂起來。
只用鹽利吊著本地大戶,用上升渠道穩住本地官員還不夠,該有的「嚴刑峻法」也少不了。
先斬後奏之權?
除了皇帝以外,城外諸人無不抬頭,目光看向那把天子佩劍。
「此劍諸侯王斬得,奸佞自然也斬得。」
年輕的天子將劍拔出,又收劍入鞘,「卟」的一聲,低沉而渾厚,帶著不可言說的力量。
「蜀郡鹽政柳珀,接劍。」
柳珀彎下腰,垂首低眉遮住眼中的激動,伸出雙手,恭敬的用掌心輕捧寶劍。
五根手指慢慢抓攏握緊長劍,柳珀的手臂微微顫抖,大聲道:「臣,柳珀,接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