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1 / 2)

接到朝中信件的弘農縣令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小心翼翼帶著縣丞、主簿一起共看信件,發現居然是讓他們攔住皇帝一天,好方便洛京搞迎接。

皇帝出行兩次都在他弘農縣補給,縣令也是面聖過的,但和皇帝本人接觸不多,皇帝很多事情也是根據朝廷奏報才知曉,因此乍一看京中這份信函,簡直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接陛下什麼的,這不是正常操作嗎,怎麼還需要特地給他來信提這事?

不理解,但是幾人商議過後,決定照做就是了。

於是十月十九那天,弘農縣令等來了從西邊疾馳而來的皇帝一行人,立刻使出渾身解數想要留住皇帝。

奢侈的招待是不敢的,皇帝這方面的名聲,在他還是梁王的時候就傳遍洛京周邊,搞奢侈不止沒用,說不定還會讓自己被記一筆。

於是弘農縣令另闢蹊徑,該給皇帝換的馬早早就牽走,問起來就是沒想到,真對不起陛下,但我們這裡的馬都牽去野外放養了,您一時半會兒也沒有替換的馬,打馬掌的匠人們也暫時不在城內,他們都明天才能回來……

我們有罪,委屈您在弘農縣休整一天,明天一早保證陛下您可以出行。

不止沒了馬,連打馬掌的鐵匠都不在縣裡,時間還就拖一天,這事漏洞太大了,連劉德都能一眼看出不對勁,其他人一想就能明白。

「想必是洛京來信讓你這麼做的,孤不怪你們,」小白哂笑,讓低頭伏跪告罪的縣令等人起來,「一縣的馬與鐵匠何等重要,這次就算了,以後可切莫如此。」

「陛下體恤,臣定銘記於心。」擦擦汗,沒被怪罪的弘農縣令也放了心。

縣令解釋他並沒有把馬和匠人都遷到城外,馬都遷到縣城南邊的馬棚里,匠人都遷到北邊先住著,只為了避開從城西進、城東出的皇帝。

然後把洛京傳來的竹簡取出,毫不留情賣了洛京百官。

小白卷開竹簡,刁無忌湊上來看,笑出了聲。

「這字跡,一看就是李理。」

小白好奇,「怎麼看出來的?」

刁無忌指著上面幾個字,「只有李理才會認為字也是大晉臉面,每個字的間隔都要保持一致。

再看開頭,除了姚章現在誰還會這麼說話?」

這麼一看,洛京那邊真的是很想迎接陛下回去,他們不在洛京的這段時間,想來應該是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

收到弘農縣令快馬傳來的奏報,知道陛下已經到弘農縣,並且會在那停留一天的洛京百官們喜笑顏開。

李理作為禮官,提前就安排好了迎接諸事。禮樂怎麼奏,百官怎麼迎接,不會太花錢的大場面讓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他也是憋著一口氣在,因著前些時日某個新來的賢者罵他作為一國奉常,卻禮不上君王,任由皇帝三番五次的改禮,祭第五家的先祖太廟都能換衣服,君王失沒失德不好說,他李理絕對失德!

無辜被罵的李理:……

你們這些新來洛京的搞清楚,現在可不是你們能挑三揀四奔走諸國的時代了,陛下願意給面子請人你們才是大賢,不願意你們都是群鄉下來進城謀前程的。

君王的面都沒見到,倒先挑起我的刺了,你們以前是別國禮官沒錯,那都是什麼不存在的小國了,我可是大晉禮官。

你們覺得可以隨便得罪是嗎,要不要搞清楚現在到底君王缺人才還是人才缺前程啊?

小心眼的李理把那些人罵他的話全都記住,發誓這次皇帝回京他要好好辦一個迎接儀式,不會讓皇帝時候挑他刺,又能讓那些外地來的土包子見識大晉威儀。

十月二十,冬至祭天前兩天,丞相率領百官換上了各品級官員才能穿的衣冠袍服,伊平這些皇帝身邊沒跟過去的中郎將們帶著年輕英俊的侍衛們換上戰甲,騎在馬上列隊,鐘鼓樂隊都在兩旁架號,綉著「晉」的旌旗迎風飄揚。

整個場合都是朝廷的人,李理這方面的想法和楊珺一樣,哪怕是洛陽學宮的人今天也不能上街,他們沒官位沒爵位的,不夠格。

喜歡挑禮是吧,那我們就按照正統禮儀來,你們這些白身庶人統統躲在屋子裡閉門去。

別說什麼不合古制,古時也沒一統中原的晉,沒有愛往外跑的君王,現在他李理定的就是未來的古制!

掐著時間,百官們巳時就在西城門候著,一直等了一個時辰,終於遠遠聽見了馬蹄踩踏之聲。

隨著聲音越來越近,騎馬小隊也出現在眾人視線之中。

目光穿過前面幾個緊閉雙唇的年輕武士,當中騎在馬上的年輕皇帝身穿赤色箭袖常服,一頭長髮規整綰起,同樣用赤色緞帶繫著,劍眉星目,器宇不凡。

揚蹄狂奔的馬被他一拉韁繩,嘶鳴一聲前肢高高抬起,剎住了腳步。

鐘鼓樂聲奏響,眾騎兵巍然不動,丞相率百官拜迎皇帝。

「恭迎陛下回朝。」

-

最新小说: 《群星间迷航之花[ABO NPH]》 《血蝴蝶【骨科】》 模拟人生情欲之神 我有三個霸總哥哥 [綜漫] 及川前輩,請幫幫我 [綜漫] 瓦利亞雲守今天也不想回家 誤把長公主當外室養了 夜色亦闌珊 [綜漫] 五條家主姓伏黑 花间秘密(短篇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