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他們先等一等。孤來給孤的那幾位皇兄親自寫信,朱卿你帶去洛陽發給諸侯王們。」
「臣明白。臣也會讓信使提點各國相國。」
朱平放心了,皇帝確實對兄長們沒有什麼過分優待。現在他要注意的,就是提防有諸侯王為此不滿,意圖造反。
有了第五潛魚這罪人的先例,朱平可再也不信外邊諸侯王們的表象了,都把他們先看成意圖不軌的造反預備役。
鹽這麼重要的東西皇帝想要全收歸朝廷,這種事實上侵害到自己利益的事,保不齊諸侯王們就有人腦子一熱鬧不滿了。
「陛下,」朱平覺得他需要提醒陛下,「還是洛京呢。」。
小白毫不在意,「那就今年過年,祭廟的時候順便昭告天下,一起改了。」
-
小劇場
小白:長安!長安!長樂未央,兩京十幾州,一個都跑不掉!沒有改國號為漢是我最大的克制!
老家嬴姓阿飄們:秦哪裡不好,你之前不還想叫秦始皇的嗎,你倒是改啊!
老家的劉姓阿飄們齊齊舉手:好眼光,知道挑最好的抄。隔壁老嬴家的,你們為什麼不笑啊,是生性就不愛笑嗎?
老家朱姓阿飄們:你這兩京確實是很有必要,時候也經常兩都輪流跑,但我為什麼感覺你在內涵?
本地阿飄們看著小白畫城池圖,本來還驚嘆他想搞個世紀大工程呢,轉眼就看見他不小心寫在圖紙右上角寫個漢,然後立刻塗黑,改成了晉。
阿飄們:!!!
等等,什麼意思,你是寫國號嗎?國號怎麼會寫錯?
齊王飄們:為什麼不是寫錯成齊?
第五飄們:這漢是哪裡來的?你已經要改官制,改內部體系,改都城,連國號都不放過嗎?
漢作為天河的意思是很好,我們晉還意喻追著太陽一直前進呢,你是天人,這是不小心還是故意的?
第140章 穆公壽禮
小白繼續留在沒建起來的長安捏泥巴,不是,搞城建。
心滿意足的御史大夫朱平在確定陛下年前不會亂跑,會回洛京過年、祭祀太廟後,也很利索的和小白辭別,回了洛京。
沒有皇帝的小朝會,第一件事,先跟百官定下都城改名。
別等過年了,年前就開始,洛京改回洛陽,陛下回來前這裡就要成為洛陽。
改名字這事百官雖然覺得突如其來,但洛陽的名字古已有之,叫回去不算什麼,就當陛下難得心血來潮吧。
同意,下一個。
下一個就是灃稿改名長安,陛下正在那兒建城。目前還只是帶著一小批少府的人勘測燒磚,沒有正經開始建,但後面朝廷肯定是要調撥人手的。
總之名字先改,洛陽縣令和長安縣令也全都改名升級成府尹,對,沒錯,它們都是我大晉都城了。
百官們懵圈中。
什麼鬼,我們大晉那麼多現有的古城,曾經的諸國國都,怎麼陛下偏偏選了灃稿,還給取了長安這麼好的名字。
有眼光的拿起輿圖一看,就知道長安的選址很是考究,不止雙手贊同,還主動提議去幫助陛下建城。
王歸都和張巍帶著人手四處奔走修路建設驛站了,我們也沒什麼事,就讓我們去長安協助陛下建城吧,御史大夫。
朱平點了頭,主動想去的官員讓他們帶上一些工匠和刑徒,去協助陛下建城。
第三件事,就是郡縣之上再設一州,劃分天下九州。
朱平手指著輿圖,嘴巴不停歇。
「巴蜀當然要分開,益州牧統轄蜀郡、巴郡,蜀郡下在置一個楊郡,把蜀郡、巴郡各一部分化進去,自貢的鹽井也給楊郡……」
更懵逼的百官們:啊,這麼大的事,陛下都不回來的嗎?
廷尉周離聽完朱平的安排,又看看一言不發,明顯也是才知道這個消息的公孫丞相,忍不住道:「這真是陛下的命令?」
「周廷尉,我可是那假傳陛下聖意之人?」朱平抬起頭,表情很是神氣,不緊不慢從袖子下摸出一個皮革公文包,打開從裡面掏出一份公文。
「這是陛下親手所書,上面還有陛下私印。」
就沒怎麼見過皇帝親自動手寫詔書,好奇皇帝字跡和文采的百官紛紛圍上去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