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春色盛,褚嘯崖卻在這時節埋骨北固山,依最高軍禮規格下葬,全營降旗,縞素一片。
褚盤重創褚三籠絡褚四後,周天池不遺餘力遊走在各位老將的帳下,不是找那些將軍遊說,而是先說服他們手下的幕僚參軍。
修縱橫術的讀書人腦筋對路,能看到表象背後的利害。
「荊揚之爭,彼進則我退。北府以大將軍為天不假,可這北府也是像你我這樣的人共同造就出來的北府。」周天池眼透銳光,畫灰議事,「眼下局面,是弄清是非曲直重要,還是北府依舊姓褚更重要?」
眾人只知為大將軍討公道,卻忘了北府一旦易旗,他們這些人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順勢而為,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而今誰還看不出這南朝的「勢」已經歸謝,誰就是瞎子。
褚盤重修了北府軍紀,花費三個多月心力,才讓軍鎮上下基本落入他這新任的督帥掌握之中。
其間也並非沒有波折。一部分不服的,由謝氏的監軍加上褚盤笑裡藏刀的陰冷手段鎮壓;另一些人見褚五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手腕,倒肖似老帥作派,反而認同下來。
情緒偏激如葛烈之流,什麼花言巧語也不信,一心只想為褚嘯崖報仇,趁夜帶兵譁變,進京殺向烏衣巷。
收到探報的謝逸夏提早在白石壘布防,兩方兵戈相接,叛軍盡數被斬落水中。
還有隻知效忠褚嘯崖,而不知有皇帝丞相的心腹北府將,眼見大將軍一代梟雄草草歸埋黃土,大勢已去,不願留下來聽一介弱冠小兒吆五喝六,離營或投山林落草自立,或匿於東海做了水寇。
封如敕這個前山匪之王收到謝瀾安的手書,奉命帶人去剿。
他本山越帥出身,在從林水戰中獨具優勢,圍擊堵截,打得這些逃將七零八落,成不了氣候。
北府以損失數位能打之將為代價,終於平復了褚嘯崖之死帶來的餘波,這時朝中的內閣也磨合得大差不差了。
三月,謝瀾安代天子祭穀神,勸農耕。她一現身,便打破了朝局混亂的謠言,收到朝廷資助種苗的農人歡欣鼓舞。
穀雨時節,她又借「立皇太子」的名目,行大赦令,除十惡死囚以外均減刑一等;賜鰥寡孤老米二斛,帛二匹;撫恤犧牲軍士家小。
四月,謝丞相生辰的芳華宴,更是直接設在太極殿舉行。
南面上首之席雖空,謝瀾安卻居於群臣之首,身披蟒繡星章禮服,神采奕揚,款宴諸公。
第123章
唯有皇帝的千秋宴, 才能在前朝正殿中舉行。
這一動作透露的含義,不言而喻。
眼下軍鎮漸安,朝政有序, 民間也多是對謝丞相所施的仁政感恩戴德的聲音。可以說, 謝瀾安接手國政後, 非但沒有被北尉的詭計和京內的動亂拖累, 反而以不容抗拒的魄力, 彌縫軍民, 啟賢任能,平穩地過渡了下來。
這讓一干清流有心維護正統,都無從挑刺。
老臣們唯一還能暗戳戳爭持一下的地方,就是在女官入仕這種細枝末節上了。
一開始,被選入內閣參議的女官,只有考中進士榜的高稼一人。
她這個新授的秘書監侍郎,加上未封官卻受謝瀾安器重的百里歸月,再加上跟隨謝丞左右的禁軍校尉賀寶姿,便湊成了謝瀾安要的三名女官之數。=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