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妃得勢,最高興的當屬誠意伯了,畢竟兩家份屬姻親,同氣連枝不是?
這會兒他早把溫家人給忘了,實在那家子太過低調,甚少與京中勛貴走動。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有何用處?
誠意伯趕緊備了兩份厚禮,一份送去永福宮,一份送到靜王府去。
雖不知寧丫頭是怎麼辦到的……一開始好像是為砍樹?後來好端端拐到地契上去,反而揪出鄧家把柄來,真是意想不到。
三丫頭真是個運道旺的,這會兒誰還記得她是罪魁禍首?嘿,連他當老子的也跟著沾光。
王氏著實氣結,活見鬼了,還以為徐寧必得栽個大跟頭,怎料次次都能逢凶化吉,難道真是搶了馨姐兒的運道?
改日必得去廟裡拜拜菩薩,問能否有法子扭轉。
誠意伯想了想,「還有,把杜姨娘的月例改成二十兩。」
之前送禮什麼的王氏也就忍了,誠意伯這齣神來之筆著實暴擊,「老爺,我的分量也才二十兩銀子,你想讓她與我平起平坐?」
但凡規矩點的人家,寵妾滅妻也得有個章程,譬如按例姨娘就只得二兩銀子,如今一下子漲到十倍,也難怪王氏無法接受。
她難得幫死對頭說起話來,「方姨娘每月也只得二兩,您讓她何以自處?」
不過心裡清楚,這不過是帳面上的玄虛,實際方姨娘暗中得老爺賞賜,她則有王徐兩家生意補貼,都不止這個數目。
但誠意伯正因為自己早已冷落杜氏多年,這會兒人老珠黃,也無法再去寵幸,自然得從面子上補足——否則寧丫頭瞧見她娘受了委屈,哪裡還肯提攜徐家?
在誠意伯這裡,感情也等同於生意,兩者實在不必分太開。
看老妻失魂落魄模樣,他溫聲道:「對了,把椿哥兒中秀才一事寫在信上,讓王妃高興高興。」
王氏方才精神一振,前不久院試結果出來,徐椿被錄取了,徐楓卻落榜,王氏著實揚眉吐氣,雖說自家兒子是占了歲數大讀書久的便宜,可這一出一進,足夠讓方姨娘難受好一陣了。
誠意伯對女兒們雖然有失偏頗,兒子大體還是一視同仁的,無論嫡庶。
無他,女兒總要成為別人家的媳婦,再怎麼能幹也有限,可兒子卻代表著徐家家傳,伯府這一支能否長久繁榮昌盛下去,就看子孫們爭不爭氣了。
「楓哥兒年紀輕,不比他大哥持重,這也算不得什麼,你別老去擠兌人家,叫人說你當嫡母的沒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