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2 / 2)

來京口前, 謝宜瑤就曾聽過張宏的大名, 他乃吳郡張氏出身,然入楚後並無父蔭可襲,是靠著世交的舉薦踏入仕途的。

張宏為官數年, 雖也沒有大的政績,卻也從未出錯, 加上他品性端正,在官民間的風評都極佳, 又有不少好友在官場上叱吒風雲, 五年來更是屢屢升遷。

謝況正是考慮到張宏的能力和背景,才在任命周祿為南徐州刺史的時候將此人調過來輔佐。

張宏身邊原本只跟著兩個護衛, 但匯合了謝宜瑤這一行人, 便變得矚目起來。

他們的位置雖然離農田有些距離, 但也有些眼尖的人認出了張宏, 還主動喊道「張別駕安」,張宏熟練地和他們也遠遠地寒暄幾句。

張宏並不端著架子,還和這些百姓十分熟悉, 想來是經常到此處視察。

這麼說來,今日在此遇到或許真的只是單純的巧合。

張宏興致勃勃地主動為謝宜瑤介紹情況:「這裡是以前廬陵王鎮守京口時就劃分出來的區域,專門用來安置流民的。他們大都來自江北,有人是拖家帶口的,也有是孤身一人的,安排在一處,會比較好管理。」

張宏講起這些話來目光灼灼,謝宜瑤看在眼裡,若不是裝出來的,那就很難得了。

謝宜瑤一邊把他說的話記在心中,一邊問:「周將軍平日可會幹涉這些事情?」

「周將軍平日軍務繁忙,若非要緊事,民生吏治一類的是都是由下官負責的。這才叫各盡其職,齊心協力嘛。」

即使同為將領,所擅長的領域也各有不同。周祿能親自殺敵,也能調兵遣將,但卻一直都不太擅長後勤工作,因此地方上的民生事務大都交給別駕張宏來辦了。

一旁的陸安主動問道:「敢問張別駕,這些流民入籍都按普通民戶算麼?」

張宏先前看陸安穿著,料想他並非常人,只是這一路走來陸安一直沒有開口,不禁以為是自己判斷失誤,沒想到陸安突然開了口。

「敢問這位是……?」

謝宜瑤為他介紹道:「陸安陸將軍。」

「原來是陸將軍。我先前還在京城的時候,曾和令兄共事過呢!」張宏這才恍然大悟,「想來陸將軍也知道的,流民大都編入兵戶,這是老法子了,能行得通有它的道理在,我們也只是蕭規曹隨而已。」

陸安對張宏的自來熟有些不適應,只說:「原是如此,張別駕勞心了。」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張宏左右逢源,饒是陸安這種自傲的人也不會不給他好臉色。

謝宜瑤的注意力被張宏所說的話吸引了,兵戶的問題,她也是知道一點的。

「我也有一問題,還請張別駕解惑。你說老法子行得通是有它的道理在,具體是何道理?」

張宏聞言,仍然是言笑晏晏:「這些流民渡江而來,兩手空空,沒錢也沒地,官府能給他們一口飯吃,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他們自然不會對挑挑揀揀。」

陸安附和道:「是啊殿下,這幾年兵戶短缺愈發嚴重,這樣還能充實兵戶,一舉兩得,確實是個好法子。」

謝宜瑤卻並不是很能贊同。

「我且問你們,為何近年來兵戶越來越短缺?」

謝宜瑤的目光在陸安和張宏間逡巡,

陸安一時間說不出話,反倒是張宏道:「一來是北伐數年造成兵士損耗,二來是兵戶逃亡不在少數。」

「戰爭中損兵折將是常事,」謝宜瑤道,「可為何會有這麼多兵戶逃亡呢?」

「這……」張宏今天第一次欲言又止,「畢竟這些兵戶不僅獨立於普通的百姓,其戶籍還是是世襲的,一人為兵,其子孫代代為兵。其中不乏接受不了的,便逃亡到他地,躲避官府。」

他經常和這些人打交道,自然很是了解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既然如此,那這些沒有逃的兵戶,難道全是心甘情願的麼?這些流民也是一樣,他們剛開始是沒得選,可安定下來就未必不會有別的想法了。」

境況最差的時候,對他們來說當然是有口飯吃就是天大的福分,可一旦生存有了保障,自然也會想要生活得更好些。

兵戶制度的初衷是保證兵源,但在當下,實際的效果卻是相反,即使是沒有逃亡的兵戶,往往也不甘為人驅使,上了戰場總會懈怠。

這些,張宏都知道。

張宏琢磨不出謝宜瑤的這番話是謝況的意思,還是她自己的想法,不過無論是哪個答案,他都不會選擇反駁。

「殿下說得對。所以一般地方都會在戰前募兵,以錢糧招募將士,補充兵源。」=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回收金手指,從六零開始 大人,我真的會破案 安太歲 瘋山鎖春 穿越者反殺指南 開局就送金手指,知青下鄉贏麻了 在荒野戀綜撩了男配[穿書] 替嫁太子妃 大唐辟珠記 被獻給暴君後我作天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