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身邊還有許多忠心耿耿的文武官員,是不必擔心內憂的。
至少皇帝本人是這麼認為的。
……
「殿下,當真要把女兵們帶上嗎?」
「她們都沒怎麼出過城,選一批空閒的外出走走也是好的。」
新亭位於京城的西南,臨近長江,是古往今來許多人為親朋送行或迎接遠客的場所,也是都城附近較為重要的軍事要衝。
謝凝的去世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不止地方上官員的調動,謝義道要前往江夏,也是一件頂重要的。
這消息一出,江夏郡本地的官民們就很震驚,原來江夏王是真的會來江夏的,十年來第一次聽說這件事。
揚州以外地方,皇帝沒法伸伸手就能碰到,有許多隱患。比如地方本土的豪族,權勢往往會壓過地方上的官員,而地方上沒有強勢家族的地方,官吏就也往往格外強勢。
謝況想的是,讓謝義道之藩,可作為一次為將來皇子出任地方而準備的嘗試。
若是沒什麼資歷的小皇子年紀輕輕就出任地方,即使有再多佐官,是不是也會受到來自地方上的許多阻礙呢?雖說謝義道的年齡也不小了,但多少能起到一點參考作用,謝況是這麼想的。
謝義道這一去,也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了。他畢竟是謝沖的嫡長子,謝況自然很是珍重,比不上自己的兒子,但也不會太過為難他。
可惜謝況心底里還是有疙瘩,因此雖然前幾日請謝義道入宮說了許多體己話,卻並沒有當日親自送行的打算。
而這個時候謝宜瑤主動找上門來了,希望謝況能允許她去送謝義道一程。
因為之前的爭吵,謝況已經冷淡了謝宜瑤許久,只是無暇顧及,也沒能狠下心來治她的罪。
其中既有時局複雜、政事繁忙的原因也在,也有他身體的緣故,醫官都叮囑他不要經常發怒,謝況也就把這件事拖了下去,一直沒有處置。
這段時間謝宜瑤又十分低調,沒有機會讓謝況借題發揮。故而他左思右想,也找不到拒絕謝宜瑤的理由。
他自己都去不成,要是還攔著別人送行,多少有點拂了謝義道的臉面。
於是當天一早,謝宜瑤帶上謝素月托她轉交的信,伴著公主第的侍衛們,大大方方地出城了。
然而謝義道出行的儀仗更甚謝宜瑤一籌,在原本嗣王該有的排場上,還因著謝況御賜的恩典,格外多了些鼓吹班劍。
對比起來,謝宜瑤的馬車都要低幾個檔次的,更別提周圍的儀衛了。
但謝宜瑤沒想這些,她只想著第一次帶著女侍衛們外出,實在有些興奮。
終於到了新亭,謝義道該坐上前往江夏的船了,堂兄堂妹也到了正式道別的時候。
因為常有人在此處送客,岸邊設有一亭,據說新亭之名就是由此而來。這亭子的年紀,恐怕比他們這代人都要大上百歲不止。
謝宜瑤想到前世謝義道沒過幾年就會去世,也就是將來幾年的事,今日一別,將來恐怕真的不能再見。因此雖然和謝義道並未有多深的情誼,但因著他性格品行和其父其弟都大不同,算得上是端正的緣故,謝宜瑤心中也難免有些感慨。
即使謝宜瑤幸運地擁有了重來的機會,她也不敢輕視生命的份量。
「義道阿兄,千萬要保重。」
謝義道看上去更是悲傷,他想著故去的父母和分隔兩地的謝義遠,情緒低落:「阿瑤,以後我不在了,京中就只剩下素月和義逾,還望你多幫襯著些。」
謝宜瑤點點頭,道:「義逾阿弟封了侯,等到了年紀,陛下會幫著他獨立的,堂兄不必太擔心。倒是素月,她近來在石城寺一切都好,但難免孤獨。我也只能偶爾去見她一次,實在心有戚戚。好在阿臻和壽安她們也都記掛著素月。素月還讓我轉交給你一封信,你收著,等在路上再看就是。」
謝義道抹了抹眼淚:「素月有你們這樣的姊妹,真是她的福分。我這個做兄長的不能在她身邊,她若是受了夫家欺負,我也照看不了,這麼想來,她出家未必不是好的選擇。」
謝宜瑤也抹了抹不存在的眼淚:「素月也是這樣想的。總之堂兄一切珍重,努力加餐飯就是。」
堂兄妹的感人至深的離別場面演完了,謝義道與家眷家僕上了船,謝宜瑤在岸上依依不捨地揮著手,直到看不見對方為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