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謝況的喪禮上,皇帝身為人女雖只流了幾滴淚,卻也哭得是肝顫寸斷,哀聲動人,足以讓臣子們稱道她的純孝。
太上皇離世後,曇玄法師以蠱惑聖聽的罪名被清算,南國針對佛教的規範整頓也就此拉開序幕。
曇玄在伏法前作出了最後的預言:烏衣巷將有災。
無人能解其妙,這話鬧得京城內人心惶惶,如果他是作出了和當今皇帝有關的預言,或許還是出於報復和詛咒。可曇玄說的是與他並無瓜葛的烏衣巷,仿佛就更為可信。
次月,烏衣巷走火,所幸沒有太多人員傷亡。
柳家幾支在這次火災中受損尤為嚴重。數代人積累下來的宅舍與財寶,大半都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元氣大傷,所幸別處還有一些田產莊園,仍然能撐起大族的門面來,但他們也不得不舉家搬到別的里巷。
加上先前族中多人被貶官免官,柳氏終是不復咸寧初年的輝煌。
世間潮起潮落,有時不過如此。
許久之後,京城中仍傳頌著一支童謠。
臨淮有女,化為飛龍。上覆穹天,下攬山河。
這首童謠被記載於南楚的史書中,記載在某位皇帝的本紀中,開啟了一段傳奇的故事。
第127章 番外(秋) 皇帝的一天,流水帳……
「陛下, 你怎麼又……」
靈鵲捧著熏過的衣物走進寢殿,看見謝宜瑤點了燈,正臥著看書。
謝宜瑤放下書, 解釋道:「剛醒, 反正時候也不早了, 就先看點東西。也是時候了不是?」
「是了。」靈鵲應過,熟練地幫著謝宜瑤更衣。
現在這季節天亮得晚,到了謝宜瑤該起的時間,外面卻還是黑的。
謝宜瑤即位以來十分勤政,不論寒暑都是起在雞鳴之前, 連累了要服侍她的靈鵲。
謝宜瑤也說, 現在宮中不缺人手,你也有別的任務,何苦事事都親自來呢?但靈鵲卻說, 宮人辦事雖然妥帖,但不讓我看著點主上, 心裡是很不安的。謝宜瑤也就隨著她去了。
用完簡單的朝食,按照謝宜瑤的習慣, 她便去了太極殿的西堂理事。
這個時辰百官也都該陸續到任了, 謝宜瑤這麼想著,先看起了昨天沒看完的文書, 大多是不緊急的內容, 才能被她拖到現在慢慢看。
一是程莫上的, 沒什麼實質性內容, 無非是些例行的套話,以及江州的基本情況。程莫是謝宜瑤一手提上來的,沒家族背景, 又有和飛鳶父親的那一點故交,忠心謝宜瑤是不操心的,只是也擔憂程莫是否能壓制好江州地方的豪族,好在江州如今是太平的。
二是陸淵的奏議。念在他有功的份上,謝宜瑤在豫州刺史的基礎上又讓他多都督了附近幾個州郡的軍事,並加太尉,足以彰顯殊榮。
雖然秉持著用人不疑的道理,謝宜瑤卻也並非毫無防範,比如給陸淵府中送去了些佐吏。但謝宜瑤是很光明正大地和陸淵說了的:這些小吏的一部分用處就是監察,不是朕不信任將軍,相反,正是因為信任將軍,才要將此事先在將軍那實施,若是順利,以後可以廣泛推行。又說,這樣也可方便京師和地方的事務往來,不是要取代原有的路子,是多加一重保障,原來怎麼做的也依然照舊。
陸淵的奏議里就先是回了這件事,總之是稱好,但也提了些中肯的、實用的意見。又講了修堰的後續,工程是立馬叫停了的,但要能不浪費已經建了的東西,著實還有些麻煩。陸淵擅兵,於土木建設不是很通,因此又請謝宜瑤給些指示。
謝宜瑤把這
事拿來和近臣們商討,討論了好一陣,再敲定了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順便回了陸淵的奏表。
所謂近臣,放在謝況一朝,地位高一點的多是侍中,地位低一點的就是中書舍人了。都是在皇帝面前侍奉的,所以總需要他們提一提意見,讓皇帝能定了主意,再交給下面的人去辦。
因此這些人即使地位不如三公九卿,卻能參與機要,手上的權倒更大些。
當然,前提是能得到皇帝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