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1 / 2)

「看來,是時候給她個教訓了,否則,總有一日,她要因為這個性子吃大虧。」

「老夫人真知灼見,」李嬤嬤出言奉承道,「七姑娘確實還需要您好好教導一番。」

沈老夫人沒說話,飲了杯清茶壓壓心中的鬱氣。

沈家這麼多姑娘里,最麻煩的當屬老七,這個姑娘的性子從小就不好磨,身上有太多地方像她那個小戶出身上不得台面的親娘,每每總是惹她不喜。

但不得不說,她也確實最有利用價值,是她精心琢磨的為沈家謀事的好棋子。

事實上,老夫人心裡的怒意遠不如面上多,這麼多年的內宅生活,她最清楚該怎麼擺弄人心。

就像這次的事,若梔姐兒真忍下來了,那她的心性就太不一般了,要知道,有缺陷的人才好掌控,太過圓滑世故的,反而沒有教導的。

在老夫人眼裡,從前的梔姐兒知分寸識大體是待價而沽的本錢,如今的鋒芒畢露依舊有難得的價值,有眼光的人,會知道怎麼選珍品的。

但即便如此,也不影響她給孫女一個教訓,畢竟,在未達成所願前,任何橫生的枝節都是要被剪除的。

沈府之中,老夫人默默盤算著如何行事,旁邊守著的李嬤嬤見外間有婢女傳信,上前去耳語一番,帶回了一封帖子,「老夫人,吏部尚書陳家著人送了帖子上門。」

「陳家?」聽到是吏部尚書陳家,沈老夫人立時打起精神,有些訝異的接過帖子翻看,「怎麼會是陳家?要知道咱們和尚書府可從無交情。」

說是這麼說,但老夫人翻看帖子的眼神卻極其熱切,如今沈家早不如過往風光,和御前重臣執掌吏部的陳家相比,說是黯淡無光也不為過,若非還有老二這麼個重臣為聖人鎮守邊疆,只怕沈家早就落魄,是以,能有機會和陳家搭上交情的話,老夫人是決計不肯錯過機會的。

懷揣著諸多期望與疑惑的老夫人很快看完了帖子,末了,神情有些微妙的道,「原來是為了梔姐兒。」

「七姑娘?」李嬤嬤看向主子,「奴婢瞧您的面色,覺得應當不是壞事。」

「確實不是壞事。」對著心腹,沈老夫人也是願意多說兩句的,「陳家不是有個多年前送去道觀里寄養的孩子嗎,那孩子去山回京了,手上有盆蘭花說是很看重,如今花出了問題,聽說梔姐兒養花弄草有一手,便求上門來想救上一救。」

「原來如此,」李嬤嬤道,「七姑娘自幼在老太爺身邊長大,老太爺那時候愛調弄花草,姑娘確實跟著學了不少東西,現下春蕪院裡還有許多珍品呢。」

「我說前陣子怎麼突然差人跑清蘭居呢,原來是為了這個,」沈老夫人說著忍不住笑起來,「我還以為她當真是一心置氣呢,誰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

見李嬤嬤有些茫然,心情甚好的老夫人寬容的予以解惑,「這位陳公子,就是平日裡和薛世子關係最好來往最多的那位公子,這下明白了吧。」

主子都說得這麼清楚了,如何還能不明白,李嬤嬤想了想,由衷的道了一句,「七姑娘巧思。」

「在這種事情上,她確實有她母親的幾分聰明謀算。」沈老夫人淡淡的道了一句絕不會在人前說的刻薄言辭。

目光落在手中頗有分量的帖子上,沈老夫人突然道,「陳家,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永嘉侯府確實珠玉在前,得聖人看重的薛世子也是個頗有價值的金龜婿,但陳家同樣不差,四世三公累世富貴不說,自幼養在道觀中的孩子回京後也頗得看重,單以姻親價值而言,二者可謂是不相上下。

若是從前,沈老夫人只怕是一心焦灼同薛家之間未定的婚事,但陳家這封帖子的出現,卻突然讓她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作為經年曆事的長者,有時候只需要一點直覺,就能窺見許多不能為外人道的微妙。

就像今天送到她手上的這封帖子,固然是那位陳公子看重蘭花,但再貴重也不過是一盆花而已,本不必這樣鄭重其事的用代表陳府的拜帖登門,但對方偏偏就是用了,還禮數周全,言辭懇切。

將帖子上的字句再仔細品評一番後,沈老夫人滿意的想,她對這位陳公子,印象著實不錯。

不管她的猜測是否正確,這都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梔姐兒的運道果然不錯,雖說這次去不了康元長公主的賞花宴,但作為慈愛孫女的好祖母,她大可為自家孫女籌辦一場屬於她的賞花宴。

就是不知道,這次各花入各眼的到底是誰了。

最新小说: 路人,但懷了邪神子嗣 快穿:宿主她又在撒糖 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 總感覺自己穿錯了書:我是路人丫 表姑娘今天也不想進宮 乾隆寵妃日常(清穿) 反派妖尊還是一個毛絨絨 夫人她迷途知返後 妻主,我的心好不舒服[女尊] 媚眼如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