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沈懷梔不覺得這是個好選擇,有薛琮這個說不好何時會發瘋的人在,她並不想陳理再牽涉其中亦或者被遷怒。
於是,她認真的寫了回信,將自己這邊的情況盡數告知之後,鼓勵他繼續週遊。
既然已經脫身,就不要再回頭了。
薛琮這一場忙碌,持續了兩個多月,等他終於能長久的停留在小石村時,時間已到了秋天。
「等州城那邊的事情收尾,我就要啟程回京了。」夜裡,睡在沈懷梔身邊的人說,「就算你不想看見我,不耐煩應付我,也就這幾天功夫,忍忍就過去了。」
沈懷梔睏倦的打了個哈欠,不想說話。
她和薛琮的分歧沒得談,所以也懶得浪費口舌,只要他不逼她,彼此面上能做到相敬如賓,她就願意粉飾太平。
總歸,他人是要走的,她只求這個。
看在他馬上要離開的份兒上,沈懷梔容忍了他偶爾的越界,終於,她等來了薛琮離開的那一天。
梧州去往帝京的官道上,聚集著浩浩蕩蕩準備啟程的一行人,在烈烈旌旗中,沈懷梔看到了被人群簇擁在中間的薛琮。
他渾身散發著不容人親近的冷意,遠遠的投來視線,如之前答應她的那樣,保持了距離。
「一路珍重。」沈懷梔神色平靜,語調平淡,半分不為離別所苦所傷感。
至於薛琮,他露出一點言不由衷的笑意,終究是頭也不回的轉身離開了。
沈懷梔知道,如果她一直在梧州待下去,或許終有一日會在這裡與薛琮重逢,她有這個心理準備,只是沒想到,重逢這件事比她預想中要來得更快更措手不及。
來
年春天,當她輕車簡從的帶著人在某處村鎮裡跟著鄉間老農學習時,那位來自帝京的不速之客行事囂張的在田裡擋了她的去路,似笑非笑道,「沈姑娘,聽說你到處跟人說我死了?」
第51章 ——
半年時間不長不短,但已能改變很多事情。
對沈懷梔來說,她的半年是在田地里到處跑等待秋收冬藏的半年,對於身處帝京的薛琮來說,卻是足夠翻天覆地的半年。
帝京里的消息傳到梧州這邊需要花費時間,身處州府的沈刺史消息尚且靈通一些,但他也不是會和女兒商討帝京形勢變化的人,以致於直到薛琮突然南下出現在她面前,她才知道對方這半年來究竟在京里做了多大的事。
當初梧州銀礦案事發,薛琮領天子之命整頓本地官場,雖說當時已經殺得人頭滾滾,誰料這根本不是結束,而是開端。
牽扯進銀礦案的官員被押送進京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又查出許多不法之事,最嚴重的當屬其中有人勾結異族賣國,以致於惹得聖人在朝堂上大發雷霆。
等消息傳回梧州,眾人這才驚覺,梧州那場殺戮根本是迷惑有些人的障眼法,薛琮才真正是放長線釣大魚,在對方鬆懈之時,將所有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下子,聖人磨刀霍霍向邊防,梧州官場乃至邊軍將領里,其中無數人或被貶或被殺,即便未曾涉案之人,也均被調任或替換至別處,真正再一次重現了上輩子梧州官場的那場大地震。
再聯想薛琮如今調任邊軍之舉,只能說他算是徹底為自己掃清前路了。
當然,這只是沈懷梔的個人想法,對外當然另有一番說辭,比如聖人信重,以薛琮威名震懾本地官場,一方面歷練心腹鎮守邊疆,另一方面當然是守好這個新銀礦,以防止某些人暗中伸手謀私利。
總之,薛琮因公升官是半點不讓人意外,但他在京里的行事,如果不是他自己親口告訴沈懷梔,她當真想像不出他的手段。
「真珠,許久未見,我當真是沒想到,再次見面你竟然給了我這麼大一個驚喜。」田邊樹蔭下,薛琮帶來的人馬守在周圍,將一個原本平靜的小山村瞬間變成了無人踏足之處。=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