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麵包師一連做了十幾天的酥皮煎餅。因為食物太過好吃,她的丈夫和孩子一直都沒有吃膩,就默許了她的行為。」
「真有這麼好吃?」貝克大嬸關切地問,她捏著歐也妮寫給自己的配方,頗有些心動。
「我覺得很好吃。」歐也妮用力地點點頭,「而且,對那位麵包師的丈夫和孩子來說,這種食物的新鮮勁兒沒那麼快過去吧。」
「十幾天後,我的祖先傷勢大為好轉,追捕他的敵人也都放棄了。他向那位麵包師道謝後,離開了那裡。」
貝克大嬸滿足地嘆了口氣,以為故事就此結束。
但是,歐也妮繼續說道,「我的祖先回到了自己家的城堡,養好傷後,作為爵士,繼續過著優越的生活。
「但他還經常回想起當初受傷流離時,吃過的那口美味的酥皮煎餅。
「他請了很多有名的廚師,來為自己的烹飪,卻怎麼都沒法復現那種美味的味道。」
經典的套路總是長盛不衰,貝克大嬸完全被這個發展走向給迷住了。
「直到幾年後,戰爭再次打響。這一次,我的祖先所在的軍隊,贏下了這場戰爭。
「他再次來到了那戶人家,找到了那位麵包師。
「麵包師這才知道,自己曾經救下的流浪漢,其實是敵方的爵爺。」
又一個經典的套路。貝克大嬸期待而激動地等待著劇情發展,她迫不及待地追問,「你的祖先,會回報那位麵包師嗎?她的丈夫,會不會改邪歸正?」
歐也妮搖搖頭,「我的祖先,意外發現,那位麵包師,如今竟過得很好,並不需要自己的幫助。
「原來,那位麵包師的丈夫,早在幾年前,就因在戰爭中投機取巧,被敵方處死了。
「丈夫去世後,她帶著孩子,勤勞生活,因為一手美味的酥皮煎餅,在當地大受歡迎,日子反而過得比先前更好。」
這個發展和貝克大嬸想得不太一樣,但只要好人有好報,她就很滿意,甚至,隱隱地,要比自己所想的更為滿意。
「我的祖先盛情邀請那位麵包師,到自己的領地中就職。
「因為戰爭的雙方已經講和,那位麵包師欣然應允,帶著孩子來到祖先的領地中,為祖先再做了一次酥皮煎餅。
「我的祖先,再次嘗到了那令他惦念不忘的滋味。」
「那位麵包師,後來仍在不斷作出新的美食,成為了盛名遠揚的,女性麵包師。」
看著貝克大嬸的憧憬神色,歐也妮點題,「據說,她每次製作食物前,都會向那位曾出現在夢中的神使禱告,才激發了靈感,源源不斷地創作出別人想不到的美味佳肴。」
「我也可以向那位神使祈禱嗎?」貝克大嬸一如歐也妮所願般,問出了這個問題。
「女神從不拒絕眾人的祈禱,祂的神使理應如是。」
歐也妮說道,「但遺憾的是,那是很久遠的傳說了,我也不知道那位神使到底叫什麼名字。」
為了避免貝克大嬸去向神父求教,歐也妮在此打了個補丁。
反正,編造出來的傳說無損女神的光輝,不管貝克大嬸去問哪位神父,神父都會替女神應下這份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