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斑斕多腳的蜥蜴在林葉底下穿梭。
長滿利齒的魚類時而跳出海面。
那不是歐也妮在前世圖冊,或者在這輩子的書籍中見過的生物,雖然或多或少看得出生物演化的影子,但與現世常見的生物大相迥異,相差了不知多少個世代。
以至於,當歐也妮第一次發現人類的時候,她幾乎以為自己看錯了。
不止她在猛然回神後立刻去翻找,TA也同樣重視這個發現,將那整個圖景都立即標註出來。
■■■立刻共享了這個發現。
歐也妮直直地盯著那群躲在山洞中的人類。
那無疑就是人類。
不是某種古猿,不是直立的猿人。
他們直立行走,頭骨寬闊,身體也沒有披覆厚重的毛髮,毫無疑問,是已經徹底完成了進化的現代人種。
歐也妮來不及思考這怪異的生物演化歷程,就已陷入了對他們生存困境的擔憂。
這明顯是個新生的族群。
TA在。
歐也妮只能依靠TA的視角,同樣靜默地觀看著原始世界中這群人類的生存掙扎。
這個族群正蝸居在山洞中,探索著與這個蠻荒世界的相處之道,極力維繫自己的生存。
缺乏了經驗的積累和知識的傳承,腦容量帶來的智慧提升,明顯不足以讓他們立刻發揮出現代人種在自然界中的競爭優勢。
恰恰相反,超前的進化,在生存競賽中拖了他們的後腿。
他們缺乏毛髮的保暖和防禦,經驗只發展到了用草葉和毛皮填充洞穴來保暖這一步,很難熬過冬季的夜晚。
他們手骨和足骨不夠粗壯,當簡陋的工具不需要太靈活的操作時,這就只單純是脆弱的象徵。
但最致命的,還是他們寬闊的頭骨。
智慧還未給他們帶來足夠的好處,就將他們扼殺在了母親的產道中。
更高的難產率。更不易存活的初生兒。
歐也妮不知道這個族群最終從何而來,又是如何繁衍到了如今的數目。但肉眼可見的事實是,在他們還未能習慣的嚴苛自然環境中,探索和開拓往往以失敗告終,哪怕只是想要退守在熟悉的洞穴里維持生存,異獸的獵食、寒冷、飢餓、病痛都在源源不斷地帶走人口。
極低的生存率完全無法追上他們的死亡率。
在TA的中,那個族群的數目在迅速衰減。
幾乎走到了滅絕的末路。
晚秋的時候,一群獵食者發現了這群脆弱的獵物,它們咆哮著想要鑽入人類聚居的洞穴。
一場激戰和追逃後,最後倖存的幾個人類用岩石封堵,將自己藏在了最後的小小穴室中。
他們恐慌地縮在黑暗裡,聽著洞外傳來獵食者們嘎吱啃咬著同類遺體的聲音。
血腥味召來了一波又一波的肉食者,爭搶,新的廝殺。
食腐者前來聚集。
危機似乎永遠無法結束。
日與夜在穴室外流轉。而穴室內,永是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