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眾人被軟禁在府內斬斷了與外界的通信,只能苦苦等待皇上的旨意了。
當天下午,宋知府和大理寺卿帶著親自謄寫的案情概要和三名書生所寫的狀紙以及文章等證據進宮覲見皇上,
東方唯大怒,下令徹查。將禮部尚書、禮部侍郎全部停職在府。
命大理寺卿、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等四人同查此案。
此令一下,原本還想幫忙求情的官員都不敢吭聲了,與夏府有來往的人家恨不得連夜撇清關係,送上斷交書。
三個二品大員加大理寺共審!?這品級如此之高,就差皇帝親自掛帥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皇上對這事上心了呀!皇帝一怒,不擼掉幾個人,流點血說得過去嗎?
次日,三名學子便趴著迎接了華夏的大員們,他們身上有傷,但是並不影響說話。
聽了幾人的敘述,再將三人的文章拿出來跟秋闈的文章一比對,此事便已經定了三分。
雖弄丟了其他學子托他們帶來的文章,但是只要舞弊這事兒一確定,接下來的只是苦主多少罷了。
更何況這日初仞還往衙門送了一個已經被嚇破了膽的潑皮李老二,這舞弊和謀殺的罪名基本就是坐實了。
幾位高官都不用宋知府說,專程調了五十禁軍貼身保護這三位書生,還找了大夫為三人看傷。
這可是為了天下學子,專程從北地到京城揭發禮部罪行的俊傑們,
雖然不知道皇上後續會是什麼安排,但是經此一遭也足夠留名的了,若是在他們手上有個一二,別說皇上,天下的讀書人都不會放過他們。
是的,比皇上更焦急等待一個答案的,是衙門口靜坐的學子們。
自從這件事傳出來,在京都的學子們尤其是寒門子弟們皆是義憤填膺!
他們寒窗苦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換來的功名,竟然如此輕易就被人頂了去?
並不是所有學子都有一個好出身,這可能是他們唯一出人頭地的機會啊!
不等到一個結果讓他們如何能吃得下飯,睡得著覺?又如何能潛心做學問?
誰能保證自己不是下一個被頂替的?
天氣冷的人心裡發慌,而京都衙門口卻是一片肅穆。
無數的學子身著襴衫,帶著筆墨和白紙,在衙門口寫下一串串詞句,即使有不識字的人路過也被此情此景所觸動。
學子們寫完便將紙鋪在地上,來往的路人都能看見。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