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祖母,父親,藍夫人。」
安瀾姐弟一出現,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他們,一別八年,熟悉又陌生。
藍氏聽到這對姐弟的稱呼,後槽牙咬了又咬。
但在陪都時,他們也沒改過口,老侯爺又放任他們。藍氏也拿他們沒辦法。
「還說是皇上親封的少年武進士,連人都不會叫了。」
藍玉瑛忍不住替姑母抱不平。
以為這對姐弟會灰頭土臉,一副鄉下泥腿子的模樣,結果這一出現,世家勛貴子弟做派十足。心中暗自不平。
「你是誰?」季安瀾只做不識。
藍玉瑛忍氣,「安瀾表妹,我是你藍家姐姐玉瑛。」
「哦。我還以為是哪個妹妹。」
藍氏嫁進侯府,不久後便把藍玉瑛接到身邊撫養。對外說是讓她給自己做伴,怕失母的自己傷心。
當誰不知她思念兒子,把藍玉瑛當精神慰籍一樣。
這藍玉瑛住侯府這麼多年,真把自己當侯府小姐不成。這都有她說話的地了?
劉氏看了季安瀾一眼,眉頭皺了皺,這孫女多年不見,還是渾身長著尖刺。
「冉兒,到祖母身邊來。」
「祖母。」安冉走近。
劉氏拉著他打量,「好好,我們安冉都長這麼大了,都中武進士了,你祖父要是知道,不定有多開心。」
季安冉抿著嘴笑了笑。
「好孩子,怎麼不跟家裡說一聲,進了京也不回家。」
「回祖母,孫兒是臨時起意考武科的。都怪那竇邑退了姐姐的親,害姐姐被陪都那些人取笑,孫兒這才決定進京考武科的。」
劉氏嘆了一口氣,這孩子小小年紀就想著給姐姐依傍了。
又去看季安瀾。見她靜靜坐在那裡,心裡又起了些愧疚。
當初她要是以侯爺的名義進宮陳情,賜婚聖旨也不是不能收回來。
只是明堂和藍氏說的對,犯不著為了一樁婚事去得罪皇上和太后。而且看來這決定是對的,皇上後來不是補償明堂了嗎,派了實差不說,連安冉也被授了官。
「你想進京,也不必去考武科。」
季明堂很是不滿。都中秀才了,不出幾年,定能以文入仕。武人哪有文人的地位高。
這孩子簡直四六不分。
「進京?家裡也沒人來接我們啊。姓竇的退了我的親,家裡連個屁都不放。我們姐弟有娘生沒爹疼的,不得自己謀劃?」
「你!」季明堂被噎了一口氣。
「說的是安冉改考武科的事,你攀扯別的做什麼!」
「我哪有攀扯別的,姓竇的不退我的親,我就不會被人取笑,就不會在陪都呆不下去,也不會想著進京,也不會怕被你們罵,拼命想進京理由。這都是父親不作為,還怪上我們了?」
嘶,好膽!
廳中老小,齊刷刷目光都看向季安瀾。
這侄女這長姐,當面懟自個父親?
厲害!家中就沒有這種人物。皆興奮得兩眼放光,腰背都坐直了。
第21章 你來我往
季安瀾一頓輸出,讓季明堂覺得做父親的威嚴受到了嚴重挑釁。
溫氏留下的這個女兒,果然是生來克他的。婦言德功一樣沒有,從小主意大不說,還帶著安冉都不親他了。
「你還有理了!改考武科不跟家裡商量,進京不回家也不跟家裡聯繫。都考了幾場了,家裡才知道。你還有理?」
「那父親就有理?家裡為何到現在才知道?把嫡女嫡子扔在陪都無人問津,一年半載都不派個人來看一眼,死在家裡臭了你都不知道!你有理?」
季安瀾可不慣著他。
也不知是不是這些年的怨念攢得多了,不想忍了。
一旁的季三老爺季明巒張大嘴巴看她,回過神朝她豎了豎大拇指,勇啊!
這三叔。季安瀾笑著朝他眨了一下眼。
「胡說什麼!」季明堂氣得不輕。
「明明是實話,父親還不愛聽。我們為什麼住外頭?千難萬難進了京,若回了府,不讓安冉赴考呢?我可不敢賭。」
「誰不讓他考!」
「那誰知道。」
「好了。」季明堂還要再說,被劉氏打斷。
「身為子女,與你父這般爭辯,像話嗎?滿京城有你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