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聽姑母的。」
藍氏對她的態度很滿意,「臨安王世子妃估計想把安瀾說給那個庶子。如果讓安瀾嫁過去,將來她姐弟得了臨安王府的勢,我和你表弟表妹只怕日子不好過。」
藍玉瑛聽得手指攥起。
她曉得姑母的打算,只是心裡不願。「姑母,你不是說趙魁表哥勢單力孤嗎,若是……」
若是她嫁過去,自然會成為姑母的助力。
藍氏厲目掃過去,倒不知這侄女還敢肖想魁兒了。
藍家如今不僅給不了魁兒助力,還會拖他後腿。
為穩住她,苦口婆心勸道:「把你嫁給魁兒,自然是千好萬好,你在我身邊長大,自然更知根知底。只平陽王府怕是瞧不上如今的藍家。」
藍玉瑛不以為意,藍家瞧不上,還瞧不上季侯府嗎。她也是在季侯府長大的。
藍氏一看她的樣子,就
知她在想什麼。
繼續勸道:「你魁表哥如今只面上光鮮,他要想襲爵,怕是不容易。還得為他找一門得力妻族,幫襯著在平陽王和皇上那裡說些好話才行。」
她不是嫌棄自己娘家,只是藍家真的靠不上。
藍玉瑛兩手在袖裡緊攥成拳,這些年哪怕她俯低做小,姑母還是看不上她。
「好孩子,兩家王府都是一樣的,姑夫人還會看在我的面上,對你多加關照。將來開府,你不用看誰臉色,就能當家作主,比嫁到別處強多了。姑母這都是為你好。」
藍玉瑛心中不甘,她從小就喜歡趙魁表哥,如何肯嫁予旁人。
對方還只是一個庶子。
但又不想得罪藍氏,低聲應道:「是,我都聽姑母的。」
「好孩子,姑母記你的情。」
藍氏又叮囑了幾句,把打聽來的趙鸕的喜好與她說了,藍玉瑛裝乖巧記下。
很快,季府的幾輛馬車就到了臨安王府門口。
臨安王和平陽王都是當今的皇叔。
先帝一門心思清算世家掃清異黨,宮闈之事並不熱衷,除了當今,沒幾個王爺存世。倒是太祖,當年立國,為了拉攏各方勢力,收了很多女子入宮,皇子皇女生了不少。
於一眾皇室宗親中,臨安王府還算得聖心。臨安王世子如今也在京郊大營身負要職。
世子妃季氏得知娘家人到了,親自到二門迎接。
拉著劉氏不放,「不過是小小家宴,倒累得母親出門。」
「累倒不累,主要是帶著你這些侄女們出來見見世面,別只知家中那四方天。」
「母親說的是,一會我讓嫣兒帶她們多認識些人。」
季氏與幾位弟媳婦打完招呼,目光又略過幾位侄女。
「還真得多出門走動走動,咱家姑娘樣貌品性出眾,藏在家裡倒可惜了。」
劉氏便讓她幫著多多留意。也不是信不過幾個兒媳,主要是女兒嫁入皇家,那宮裡也是經常去的,見的貴人更多。
「母親放心,都是我親親的侄女,我還能不上心。」
目光落在季安瀾身上,見她儀態舉止無一不出挑,暗自點頭。這侄女雖沒有養在家裡,但虞老太太還是很會教導人的。
「聽說安冉現在調到乾清門當差了,我聽了不知多高興。都是安瀾你教得好。」
「侄女並沒做什麼,都是安冉自己爭氣。」
見她不攬功,季氏對她更是滿意。
藍氏卻是帕子一緊。
本以為安冉年紀尚小,就算授官派職,也不會得到重用,家裡就沒為他走動過。沒想這當差才幾天,他自己就走到御前了。
哪怕安昕書讀得好,將來仕途有望,可這還要好些年。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待客正廳。
今日乃季氏孫女趙璐的周歲禮,雖沒大辦,但來的通家之好不少。等季府女眷到時,大廳里已經坐滿了賓客。
劉氏帶著家中女眷給臨安王妃行禮。
「快莫多禮,來人,給親家夫人和姑娘們看座。」
臨安王妃虛扶了一把,目光落在季安瀾等人身上,「還是季侯府會教養子孫,看這幾個姑娘,個比個出眾,我都不知看哪個好。」
又命人給幾個姑娘送禮物。
「季大姑娘還是頭一次上咱家吧?莫要拘束,只當自家便是。」
「是,多謝王妃款待。新京王府雖是第一次來,但陪都王府小女是常去的。府中有一處極闊的梅園,每當梅花盛放,香飄十里。陪都好些人都夸呢,說貴府肯開放梅園讓大夥參觀,都記著貴府的好。」
臨安王妃很是高興,「那算什麼好,白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敝開門讓大夥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