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兒子非要娶藍氏,他拗不過。娶就娶吧,還當藍氏是個好的。
結果兒子才走,藍氏就守不住。
如今孫子又要學老子。
平陽王光想就嘔得慌。
第99章 不得安寧
「祖父,她是平涼侯的嫡長孫女,祖母很喜歡她。」
趙魁極力分辯,「她是連衡陽大長公主都稱讚的人物。」
不是那些莫名其妙的女人。
平陽王聽得一愣,平涼侯的嫡長孫女?這門第家世倒也合適。
「衡陽大長公主也喜歡?」
「是的。」趙魁便說起季安瀾在花宴上用枯枝作畫一事。
平陽王眉頭鬆了松,近日京城傳的沸沸揚揚用樹枝做畫一事,哪怕他不黯此道,也聽說了。沒想是季侯的孫女所創。
但嘴上卻說:「你將來的妻子,也不必是那種極具才情的。」
他們這樣的門第,用不著娶一個有才藝有才情的。那種嬌嬌弱弱只會吟詩作對的女子,他也看不上。
「她不是那種人,等以後祖父見著她就知道了。」
平陽王擰眉看他,這是認準了?
見他耽於兒女私情,又有些不喜。
「你別忘了你生母嫁去了季侯府,在世人眼裡,一個是她的兒子,一個是她的女兒,她不願意,也情有可原。」
「季姑娘又不是她生的,這有何干係。」
想起外頭傳的,那人見不到自己,回去大病了一場,趙魁心裡一陣氣堵。她必是裝的。就是為了阻攔他娶安瀾。
平陽王生在皇族,自來只有人捧著他巴結他的份,極少有人敢忤逆他。見孫子這麼堅持,就很是不喜。
「她既攔著,你就要想法去說服她,這般擰著,叫外人如何看!」
不過是一個女子。非娶不可?娶回來還不鬧得家宅不寧。
在平陽王的眼裡,季侯府門第雖配得上,但也不是唯一。放出風聲,無數人家都要帶女兒上門求嫁。自家孫兒想娶哪個,哪個不是千恩萬謝,非要上趕著?
「這事容後再議。」
「祖父!」
平陽王卻不肯再聽他說。
平陽王妃知道後,找平陽王哭訴了一通。
平陽王女人雖多,但老妻跟他日久,又念及她唯一的兒子已不在人世,平時也極敬重,但也沒鬆口讓她現在上門求娶。
把平陽王妃氣得不輕。
恨不得把藍氏拎出來打一頓。
叫來沈嬤嬤,「去,你去藍家那邊打聽一番,再幫我打探幾個消息……」
季侯府,劉氏以為花宴後,平陽王妃就會使媒人上門。結果等了幾天,不見動靜。
和季明堂面面相覷,「不是說花宴上大長公主都說這一對準成的?平陽王妃難道變卦了?」
就連婉婷都有好幾家人來打探情況。最無意外的一對,反而出意外了?
季明堂想著藍氏在房中的嘀咕,又想著她的連番動作,不太敢看老母親,「興許是有什麼事絆住了吧。」
說得劉氏也沒了主意。
而藍氏以為計謀得逞,胸也不悶了,氣也喘順了。只覺天又高地又闊起來。
但另一邊的顧少晏卻不這麼覺得。
這是他的第二次調令了。
站在右順門口,劈腿叉腰,眼睛直直盯著前面。往前就是左順門,不近不遠的距離,他眼神好的很,都能看到那邊的侍衛,那腿來回動了動。
是的,他又收到調令了。
從外側宮門東華門調守內宮門右順門。
從正宮門午門進入皇宮,中路第一道內宮門就是奉天門。在午門和奉天門兩邊,是左右順門。左順門通往武英殿,右順門通往文華殿、內閣、皇子所。
內宮牆與外宮牆夾牆之間的文華殿,內閣,皇子所,這些人要進內宮,則由右順門進去,出宮,則由東華門出去。
即右順門與東華門相對,一內一外。
顧少晏原守午門,那是極緊要的位置。顯要又清閒。
除每日要核實早朝進出的文武官員,其餘時間宮門緊閉,也就沒什麼事做了。也沒幾個不開眼的敢闖宮。
調去東華門,出入的人多而雜,初初倒有些不適。=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