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上幾個兒子,也是卯足了勁,不僅主動請纓,還讓親近的官員到皇上面前幫著說項。
皇太后和賈貴妃把皇上請到太后宮中用了一頓飯,向他推薦大皇子平王。
直把平王誇了個遍,說他身為皇長子,於皇上一眾兒子中最為老練持重,代表皇上到各地軍營慰問巡查,最為合適。
而賢妃雖捨不得兒子出京,可好處總不能讓別人占盡了,也力推五皇子。
說五皇子溫潤端方,若遇軍營那些大老粗不滿,也不會像別人那樣暴躁易怒,激化矛盾。倒容易把美事變壞事。
就差點明大皇子不行了。
而皇后自然也不甘肥水流了外人田。
至各軍營派送新制兵器,各軍營恨不得殺豬宰羊歡迎他們,恨不得捧著使者,這是長面子的事,是露臉的最好機會。
若能得各軍營最高統帥擁躉,將來還愁什麼。
先太子沒了,不還有皇八子趙塬嗎。
她生的皇八子才是嫡皇子。她還沒死呢,賈貴妃和賢妃就敢上竄下跳。
「皇上,塬兒也長大了,他兄長不孝早早去了,不能在皇上面前盡孝分憂,合該讓塬兒代他兄長盡完這份孝。也請皇上給塬兒一個機會,讓他出去見見世面,也替皇上看看這大好河山。」
「塬兒?塬兒才十六,親事都沒選,你捨得放他出去?」
「臣妾當然捨不得。妾就生了先太子和他兩個,先太子又早早去了,痛煞我心,塬兒我是捨不得他出一丁點事的。」
「那你還讓塬兒出京。這一趟至少得三四個月。」
「妾怎會不知。可他長大了,又生在皇家,自有他的使命。妾也想讓他出門厲練厲練,將來也好成為偉岸之人,替皇上分憂。」
承平帝深深看了她一眼。
無可無不可。
後宮嬪妃們的心思他豈會不知。只是不管是讓平王還是讓五皇子還是讓別的皇子去,似乎都有人不滿意。
各有擁躉的朝臣也不滿意。
還真就八皇子趙塬合適。他是中宮嫡子,是最能代表皇室的人選。
只是塬兒這個年紀……還是太小了些,沒經過事。這些年又被皇后保護得太好。
「這事讓朕再想想。」
承平帝與眾臣和兵部商議了一番,還是沒下定決心。
這一日,五皇子來御書房找他。
「知父皇為押送人選憂心,兒臣為父皇舉薦一人。」
第188章 打發他出京
承平帝對五皇子這個兒子還是挺喜歡的。喜歡他聽話孝順,不爭不搶。
見他到來,面上掛起笑。
「皇兒莫不是要舉薦自己?」
「兒臣倒是想為父皇分憂,只是長不過大皇兄,貴不過八皇弟,也不如其他幾位皇兄有能力,兒臣自知能力不足,不敢壞了父皇的大事。」
一番話聽得承平帝心裡舒坦。
「皇兒不必過謙,你自有你的好,父皇心裡有數。」
想到這個兒子目前還未封王,在心裡默默盤算起他的封號來。
五皇子聽了自然高興,「若父皇覺得兒臣可擔此事,兒臣萬死不辭,願為父皇赴湯蹈火。」
「倒不用你赴湯蹈火。你說說看,你本意想向朕舉薦何人,若不合適,朕就指派你去。」
「兒臣推舉八皇弟。」
承平帝有些意外,「哦?趙塬?他的身份倒是合適,只是他還太小,沒經過事。」
「父皇,八皇弟不小了,今年已是十六之齡,當年父皇十來歲就替皇祖父監國了。」
若一定要派一個皇子去,與其便宜別人,不如舉薦八皇弟。
一來父皇會對他另眼相待,二來皇后那邊也會記他舉薦之情。對他來說,是個好事。
承平帝笑眯眯地聽著,聽兒子夸自己,怎會不高興。
「朕會與兵部商議過後再定。」
「是。若父皇擔心八皇弟年幼,未經過事,可派韓指揮使或是童指揮使保駕護航,他二人也能代表父皇。」
呃,這倒可行。只是,童指揮使跟賈貴妃娘家有些親戚關係,韓關……
「韓關還不能出京。」
見父皇未提起童戰,五皇子略略一想便也想到個中因由。
「那兒臣再舉薦一人,只是擔心父皇說兒臣有私心。」
「哦,你先說說看。」
「是曹國公府顧少晏。他祖上也是屢立功勞,軍中將帥或可念他祖上護國有功,記他一二分香火情,派他押陣,份量也足。」=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