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氏族長這回是真的要落淚了。拉著季安瀾說了不少感激的話。在旁的族人也跟著附合。
「您統計一下,如今族人有多少戶,家中是什麼情況。等你們還鄉時,我好備一份薄禮讓你們帶回去。」
虞氏族長謝了又謝。其他族人聽了季安瀾的安排也都安生了。
只有虞有亮和他婆娘見沒大筆的財富落到自己身上,鬧得極凶。
季安瀾也未在意。很快又聽說他一家被人接出了侯府。
第225章 雷擊
季安瀾並未在意他們的去留。
盯梢之人來報,說他一家進了平陽王府,也在季安瀾意料之中,更未理會。
哪怕外頭傳她的名聲傳得極為難聽,說她強占別人族產,更甚傳出季侯府在外有不法經營,與民爭利的流言。
連原本宴請她的帖子都被人來收回了,連季明堂也被上官叫去問了多次。
季明堂回來就把氣撒在季安瀾身上,說讓她把手中虞氏的產業處理了。
「哪怕虞氏不跟你爭產,虞氏的這份產業你也不好再拿了。」
已經成了燙手山芋。季明堂讓她早早脫手。
京中多的是得紅眼病之人,你有別人沒有,你年年有巨利收入,別人沒有,還不知將來平涼侯府要被多少人在暗中打壓擠兌。
本來清靜無事都要被人弄出些事來。
「姑娘,當初就該把這幾條船也轉到盛昌號名下。」
當年為了分散同行的注意力,想著一下子把虞氏的產業由明轉暗,不留一絲一毫反而讓人懷疑,做事謹慎的外曾祖母才留了三條船在虞氏名下。
季安瀾也沒想到平靜了這些年,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無妨。咱們立身正,不怕別人說。」
但賀嬤嬤等人還是滿腹憂心。
如今外頭無數人說姑娘如何如何勢力,仗著家勢欺壓弱小。連宗正寺那邊都上門好幾回。
平陽王也派了長史過來問了幾回話。明里暗裡讓季安瀾平息外頭的流言。不然婚事會有變化。
以婚事來威脅她,季安瀾一點都不怕。
見她未有動靜,連竇邑聽了消息,都跑來關心了幾句。
季安瀾只笑著道了謝,並未把外頭的流言放在心上。
只吩咐人準備虞氏族人還鄉的禮物,和積極為他們聯繫鏢行好送他們還鄉。
結果沒兩日,京城就下起大雨。
承平十九年的初夏。似乎雨勢變多了起來。
初時大夥都沒在意。哪年初夏不下幾場雨。
結果四月初七這日,從午時開始,雨勢就越來越大,還伴著雷聲陣陣。
抬頭望天,整個京城如同罩在黑沉沉的天幕里,那天幕四處都破了洞,洞裡先是下綿綿細雨,爾後就若傾盆而倒。
地上皆是汪洋。
「給虞氏族人的禮物都備好了?」
「銀子都備好了,布匹和其他土產也備好了,鏢行也聯繫好了,只路上的吃用還未備好。」
「無妨,等雨歇天好,再讓人準備不遲。」
「是。那虞有亮一家如何處理?真不管他們了?」
「虞氏族長不是去找他們談過話了?他們是虞氏族人,不該我管。」
因為虞有亮的曾祖,外高外祖父才憤而分宗離鄉,終身不得回,引以為憾。她能把外高外祖父留下的產業交給他們?
能給他們備一份薄禮,另添一些銀子,已是厚恩。還妄想別的?
「不必管他們。」
「是。」
結果以為這雨下了一日,次日就會停。結果卻下了整整一日。
第二天早上還有愈來愈大之勢,到辰時已是大雨滂沱。天幕不是破了洞,而是沒了天幕,天湖的水已是徑直往人間倒了。
雨勢又密又急,人站在對面都已是看不清了。
「這雨怎麼這麼大?府里有幾處低洼處,都淹了。屋裡都進了水。」
季侯府內,一片汪洋。有幾處年久失修的院落,塌了不算,還被填滿了水。下人們忙著堵破洞的屋頂,忙著往外舀水。
到了午時,雨勢變小。
本該是陽光最盛的時候,可天仍黑沉得嚇人。都以為雨勢會歇,季侯府滿府的下人都戴著蓑衣出來疏通水路,留在府中的虞氏族人也出來幫忙。
可雨勢雖小,仍伴著電閃雷鳴。
季安瀾望著陰沉沉的天幕,心裡有股不詳的預感。
又忽見天空划過幾道耀目的閃電,傾刻間就雷聲大作,震耳欲聾。
結結實實嚇了季安瀾一跳。
幾個丫環也是跟著一哆嗦。「姑娘,快屋裡去吧,這也太嚇人了。別再給雷劈到了。」
「咱們在這屋裡,雷倒是劈不到咱們,這要是劈到屋子上,只怕要燒著了。」
話說完,便讓下人四處查看,把在外頭的下人又叫回屋內。雷擊府中各處還是小事,莫再擊著人了。
結果幾人才躲進屋內,就聽到外頭下人驚慌失摸的大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