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后之所以能夠忍耐這些人這麼久,皆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明確地投入謝家或者是徐家門下。
也就是他們口中所謂的純臣。
可留著他們,始終都是魏家心頭的一根刺。
旁的不說,就拿除夕夜冊封魏昌宏為太師的聖旨來說,裡邊有幾個人頑固不化,多番阻攔。
導致那道聖旨延緩了許久,一直到徐京何抓住了魏家的把柄後,才得以現世。
徐京何背後有江南徐氏,這些迂腐的老翰林可沒有。
整個翰林院中,如今還有著實權,占著位子的老東西,一共有三人。
本次科考的出題人,就是這三個翰林。
此三人學識淵博,又有著翰林學士之名,無論官聲地位都足以成為科舉的出題人。
本次擬定他們來做科舉的出題人,也是魏家默許的。
魏家為什麼默許?
自然是為了拿他們三人的項上人頭了。
施元夕若真的不可信,那就更好辦了。
魏太后可以立即抄了她的家,將她如同孫侍郎一般軟禁起來,再借用這次泄露科舉試題的罪過,直接將這三個礙眼的老東西殺了。
豈不是一舉數得?
可這樣的話,魏太后是不會告知底下的人的。
上位者行事,不必事事與下邊的人解釋,就讓他們去猜,去互相埋怨嫉恨,永遠都摸不清楚他們的心思,才是最好的。
那官員見魏太后氣定神閒地修剪著花枝,神色微頓,卻也知道點到即止,有些個話,今日是不能再問了。
偏就在這個時候,魏太后身邊伺候的大太監,在這初春的日頭裡,頂著滿頭大汗,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他見得這名官員在太后身邊,也顧不得許多,只擦了擦額上的汗,便躬身道:「娘娘,出事了!」
可不就是出事了。
國子監內,施元夕坐在了旁邊,神色自若地聽著那禮部官員的話,輕抿了一口茶。
昨日,她從宮裡拿到了那份試題後,就一直在想。
這麼重要的事情,魏家怎麼會交給她來辦?
黑市的事情,魏太后和魏昌宏明面上不顯,可私底下一定會對她有所猜忌,這是不可避免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這麼重要的東西給她,就不怕她反水嗎?
此事一直到了她回到了府中,聽完了影三從鄭奇明那邊帶回來的消息後,便直接得到了解答。=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