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有沒有空缺……」施元夕微頓,輕聲道:「依照徐司業的行事手段,就是沒有空缺,也該製造機會讓它空缺了才是啊。」
徐京何:……
他與她對視,問:「什麼位置?」
她當即後退半步,衝著他的位置,有模有樣地作了一揖:「刑部侍郎之位,非司業莫屬。」
第53章 或可一試
六部之中,主兵馬的兵部,主刑罰律令的刑部,還有主天下錢糧的戶部,都被魏家攥在了手裡。
在邊疆戰事起來以前,魏家甚至還想要對目前沒有靠向他們的禮部、吏部及工部下手。
禮部的尚書是王恆之的父親王瑞平,出於平日裡王恆之的表現,施元夕合理懷疑,王瑞平是不願與魏家同流合污的。
除此外,吏部尚書看起來是偏向中立,現任的吏部侍郎,也就是李謂的父親,則立場與王瑞平相近。
京城不比其他的地方,底下孩子若是來往密切,甚至到了引為知己的地步,那他們頂上的父輩,在立場上便是大體一致的。
哪怕不是完全相同,但想法與意願肯定相差不大。
王恆之自進入了國子監以後,除了和施元夕來往得較多外,也就跟李謂的關係最為親近了。
但李侍郎一人,不能代表整個吏部的立場。
而餘下的工部……則是站在了謝郁維那邊,現任的工部尚書,正是謝郁維的叔父。
謝家及廣郡王勢力一方,還遠不止如此。
謝家手中還掌握著朝上唯一一個能夠跟翰林院抗衡的部門,也就是如今的中書省。
淮康帝時期,便已將門下省廢黜。
所以如今整個朝野,除去了六部以外,權勢最高的,便是中書省了。
只從紙面上來看的話,如今在朝野聲勢強盛的徐京何,手裡卻只握著一個小小的國子監。
國子監雖重要,但畢竟不是主要的權力部門。
門下省廢黜後,六部的權力很高,且這六部分形也分管著整個天下,連謝家都吃下了一個工部,施元夕不信,徐京何會沒有任何的打算。
這些時日,幾乎大部分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邊疆戰事之上,所以,除了朝上的大臣以外,很少有人注意到,之前的大理寺卿,已被調任到了地方。
而新上任的大理寺卿,則是從前的少卿梁皓。
施元夕旁的事情或許知道得不是特別清楚,可因為廟會暴徒之事,讓她知曉了梁皓乃是徐京何的人。
如今梁皓升任大理寺卿,這必然也是徐京何朝堂上博弈得來的結果。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苗易的事情出現以後,魏家會將苗易打入刑部天牢,而直接避開了大理寺,就是因為大理寺裡邊,魏家已經觸及不到了。
大梁的最高司法機構,就是由順天府、刑部和大理寺共同組成。
順天府姑且不論,雖是京中府衙,但基本上是不受理朝上的官員案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