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晚紅。
魏太后不會坐視不理,看著她就這麼死了的。
她自己本身也還算聰明。
昨日行事之前,施元夕曾經提醒過她,讓她儘量留些金銀在手裡。
不論在何處,只要手裡邊有銀子,日子都不至於難過到哪裡去。
這般情況下,便不用特地派人去照顧她了。
岑嬤嬤在宮中身份地位特殊,且能留在了宮中這麼多年,必然不會是個簡單的人。
眼下宮中人人自危,她自然明白當以自保為重。
沒有得到宮外的消息,她也不會貿然行事。
只要她不露面,對他們來說,便不會有任何的損失。
反倒是這麼一鬧騰,給周瑛爭取了大把的時間。
魏家如今是一腦門子的官司,宮裡要清查,朝中也不得安生。
那位新任的兵部尚書,果然不是個省油的燈。
自他進入了兵部以後,連日以來都尤其熱鬧。
像錢侍郎這一類背後有人的官員,他暫時動不了,可動一些小官還是很容易的。
除了研製火銃的官員和施元夕以外,許多官員都遭到了罷免、停薪或者是直接問罪。
導致整個兵部內的官員,都被迫換了一茬。
改制火銃這邊,錢侍郎看得很緊,所以明面上看起來,顧安仲似乎插不進來手。
可同處在了兵部中,就不存在什麼能監守得住的秘密。
顧安仲又是錢侍郎的頂頭上司,錢侍郎可以攔住底下的官員,叫他們出去,卻沒辦法阻攔顧安仲過來查看進度。
而這位顧尚書就來了這麼兩次,接下來三天裡,就發落了至少三名參與改制火銃的魏家官員。
這中間,羅明正行事果決機敏,且他將施元夕給的辦法用得是淋漓盡致。
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將事情匯報到了魏昌宏那裡。
一來二去,不僅得了魏昌宏的信任,還保住了他的兵部的官職。
顧安仲沒有刻意為難他,卻在數次與魏昌宏的交鋒後,到底往改制火銃這邊,安插進了兩個自己人。
至此,兵部大部分的決策雖還是落在了魏家手中,卻也直接通過這種方式,打斷了魏家繼續壟斷整個兵部的腳步。
而不管他們如何折騰,全都影響不到施元夕。
在周瑛離開的第六日時,她終於收到了周瑛讓底下的人傳來的消息。
周瑛到了冀州後,進展並不算順利。
尤蔚當初會選擇離開鎮北軍,就是不想要牽涉進黨爭之中。
周瑛要他做的事情,卻也跟從前沒有什麼兩樣。
只是,他到底記著當年周瑛為冀州軍求情的事。
而沒有一口回絕,也是因為近些年來,魏家行事越發猖獗了。
尤蔚也清楚,魏家一直對他這支冀州軍虎視眈眈,也好幾次想要將他拉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