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沒有被直接拿住,那就算排查起來,也是兵部監管不力。
何況……
有了這樣強悍的武器在手中,許多事情壓根構不成阻礙。
因為,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的籌謀都不過是空談。
唯一還算好的消息,便是這東西製作工藝複雜,是不能夠在短期內大量生產的。
第一批子彈,在魏昌宏反覆催促,整個兵部都繃著一根弦的情況下,也不過堪堪生產了上千枚子彈。
這個數量的子彈,造成一定的威懾還能過得去,想要直接在朝中掀起了一番腥風血雨來,是斷不可能了。
而到目前為止,誰也不知道,工匠和兵部官員在脫離了施元夕的指導後,製造出第二批需要多少時間。
施元夕本人倒是做過一定的估算,大梁沒有機器,更沒有加工廠,生產效率是格外有限的。
以兵部現在能動用的工匠來計算的話,第二批面世,至少也需要兩至三個月的時間。
不過,這個問題對於魏家來說,倒不是太過困難。
魏家手底下的人手眾多,材料……施元夕估計在他們進行研製的時候,魏家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
如果加大了人力投入,時間可能會進一步地縮短。
但問題就在於,這子彈到底是個精細活,不是挖礦,也不是伐木,只需要體力勞作就能做到。
這東西的製作就是有一定門檻的。
受限於這些因素,就算是魏家再如何壓迫底下的人,想要在短時間內造出第二批來,亦是行不通的。
她能毫無保留地將這東西製作出來,也是算準了這一點。
在沒有大型機器代替人力生產的古代,生產力就會成為最大的限制。
當然,若能等上個三年五載的,等到工藝完全成熟後,整個大梁的軍事實力,都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問題就在於。
眼前的這些人,誰有這個隱忍的耐心?
她目光在各懷心思的官員身上一一划過,神色尤為平靜。
而今日,註定會是個不眠夜。
子彈研製成功後,朝中各方勢力都集中在了這個事情上,從今日,不,或者說從早幾日開始,對於各方勢力而言,最重要的事情,都變成了誰能儘快造出第二批。
誰又能儘可能地造出更多的子彈。
這將直接決定了日後誰能在朝堂上占據了主導地位。
夜幕下的京城看起來尤其的平靜,而隱匿在了平靜底下的,則是滔天翻湧的巨浪。
這等情況,在施元夕的身上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今夜不太平。
施元夕靜坐在了書房中,房間大門緊閉,窗戶也被影三從裡邊卡死了。